第九十一章 漕規[第1頁/共3頁]

李恪見狀,接著道:“此乃其一,其二,為免漕運有亂法之事,今後諸位凡是有貨單,均需往漕行報備,是何貨色、多寡、所運那邊,均是如此。凡有轉運而未報者,初度罰錢百貫,再次罰錢千貫,事若過三,則水行暫閉,渡口上的統統買賣交由旁人來做。”

揚州偏安東南,非是軍爭要地,故而那些暗裡買賣刀劍的事情自是冇有的,但各處水行之間為了買賣相互廝鬥的事情卻常有產生,乃至幾次還幾乎鬨出了性命,進了官府。

揚州各家水行,常因爭搶貨單而大打脫手,三人也不敢劈麵坦白,因而回道:“殿下所言甚是。”

李恪輕笑了一聲,道:“漕行之規,便是如此,如果你那邊不好交代,本王便找能交代的人來替你,揚州水行十餘家,本王信賴想代孫主事的應當大有人在吧。”

洛陽漕運群龍無首,已是混亂不堪,常有亂法之事產生,而揚州漕運又與洛陽普通無二,李恪是想要做著龍首,給揚州漕運立端方了。

李恪接著道:“揚州漕運各水行、渡口,有無如洛陽那般亂法之事,本王臨時非論,但就私相毆鬥而言,已極其不當。本王欲於揚州城內設漕行,專斷揚州城漕運諸事,不管是船隻轉運、貨單來路,乃至是水行買賣轉手,一應大小俱是如此。諸位主事如有不決之事,便可交由漕行理斷,不得暗裡私行毆鬥。”

揚州是為東南水路交運要塞,合計有渡口十餘處,而各個渡口又各有一水行主責來往水運,揚州十餘處渡口,便有十餘處水行。

李恪道:“本王冇有歹意,你等大可不必擔憂,漕運上的贏利,本王分文不取,但漕運上的端方,卻如果本王說了算。”

水行來錢也不易,特彆是上麵的船工和伕役一類,如果再落個傷殘,那可就真的冇有活路了。

孫讓是個急性子,但他一聽李恪的話,頓時蔫了下去,正如李恪所言,揚州水行十餘家,他不肯意做,隻要李恪想攙扶,情願做得的大有人在。

揚州漕運亂與穩定,他們本身清楚地很。

李恪環顧了一圈麵前的三人,緩緩道:“諸位主事但請寬解,本王既要設立漕行,便不會在如你們這般小打小鬨。待諸事穩妥,我們揚州十六家水行之力聚於一處,倒是莫說這運河淮南一段,北起幽州,南至餘杭,乃至就連洛陽、關中都是我們揚州漕行的買賣。”

李恪道:“孫主事但請寬解,本王非是主次不分之人,各家的買賣天然還是各家做,本王不會叫幾位難做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