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不遍者。當汝觸頭。亦觸其足。頭有所覺。足應無知。今汝不然 破不遍也。若汝執心不遍身者。頭足之觸同時而下。一合有覺。一當不知。今汝鹹知。孰成不遍。故雲今汝不然 二結破

阿難。汝今欲知奢摩他路。願出世死 奢摩他即出世死到涅槃之門路也

物非體知。成敵兩立。雲何為中 今若不雜。物自無知。體自照境。宛成相敵。但有二相。中雲何存 二破不兼

皆由不知二種底子。龐雜修習。如同煮沙欲成嘉饌。縱經塵劫。終不能得 明失以是也。迷真習妄。種苦求甘。沙飯異因。寧論劫數。心期正覺。果入迷倫。自謂真修。焉知妄習。不循至教。但縱臆談。一失通途。莫返幽徑。悲夫 二彆示二源二。一示妄源

今複問汝。立即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。汝今見不 地水火風空輪各對一指。又一一指端有千輪相。故雲輪指。屈指問見。意欲推心 二約見以詶

佛告阿難。汝今答我。如來屈指為光亮拳耀汝心目。汝目可見。以何為心。當我拳耀 當猶對也。汝目明顯。故雲可見。又汝眼實可見我拳相。意欲推心。且許其眼。眼便可見。何者是心。研核至窮。妄圖須顯 二正陳妄體

佛言。汝心若在根塵當中。此之心體。為複兼二。為不兼二 以此為中。為複兼帶根塵二法。為不爾耶 二彆破二。一破兼二。一若兼成雜破

阿難言。我所說中。非此二種。如世尊言。眼色為緣生於眼識。眼有彆離。色塵無知。識生此中。則為心在 身處二種。非我立意。眼色為緣生眼識者。難道尊言。今約根境兩楹之間。以立中位。心在此也。根能照境。故雲彆離 二破二。一總征

爾時阿難。在大眾中。即從座起 此下皆谘求法要恭敬之儀也。梵漢兩儀。聽眾鹹坐。欲有叨教。從座而作。如禮請益則起。更端則起。將有承聽。必須複坐。經有退坐一麵。儒有居與汝言。皆令攝儀受法無謬也。言座起者。從法空體起悲濟用也

若遍體者。同前所挃 破遍也。挃一支時四支應覺。故雲同前

若一體者。則汝以手挃一支時。四支應覺。若鹹覺者。挃應無在。若挃有所。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破一也。心體若一。四周鹹同。一支受觸。四應俱覺。設許俱覺。失本觸處。故雲無在。若覺元所觸處。一體之義豈存

其天下中統統統統諸大菩薩。皆住本國。合掌承聽 因果不二。不二之體本週法界。名大菩薩。無明即明無所挪動。名住本國。冥合此理隨順不逆。名合掌承聽。大眾將悟斯理。故今預此表示。法華說一乘竟。十方天下通為一佛國土。亦表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。第三末經。大眾貫穿。是此所表也 三正為開示三。一雙示真妄二源二。一總斥不了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