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,季桓子病,輦而見魯城,喟然歎曰:“昔此國幾興矣,以吾開罪於孔子,故不興也。”顧謂其嗣康子曰:“我即死,若必相魯;相魯,必召仲尼。”後數日,桓子卒,康子代立。已葬,欲召仲尼。公之魚曰:“昔吾先君用之不終,終為諸侯笑。今又用之,不能終,是再為諸侯笑。”康子曰:“則誰召而可?”曰:“必召冉求。”於是使使召冉求。冉求將行,孔子曰:“魯人召求,非小用之,將大用之也。”是日,孔子曰:“歸乎歸乎!吾黨之小子狂簡,斐然成章,吾不知以是裁之。”子贛知孔子思歸,送冉求,因誡曰“即用,以孔子為招”雲。
“三人行,必得我師。”“德之不脩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”令人歌,善,則使複之,然後和之。
子貢色作。孔子曰:“賜,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?”曰:“然。非與?”孔子曰:“非也。予一以貫之。”
孔子學鼓琴師襄子,旬日不進。師襄子曰:“能夠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已習其曲矣,未得其數也。”有間,曰:“已習其數,能夠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誌也。”有間,曰:“已習其誌,能夠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為人也。”有間,有所穆然沉思焉,有所怡然高望而遠誌焉。曰:“丘得其為人,黯但是黑,幾但是長,眼如望羊,如王四國,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!”師襄子辟席再拜,曰:“師蓋雲文王操也。”
孔子遷於蔡三歲,吳伐陳。楚救陳,軍於城父。聞孔子在陳蔡之間,楚令人聘孔子。孔子將往拜禮,陳蔡大夫謀曰:“孔子賢者,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。今者久留陳蔡之間,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。今楚,大國也,來聘孔子。孔子用於楚,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。”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。不得行,絕糧。從者病,莫能興。孔子講誦絃歌不衰。子路慍見曰:“君子亦有窮乎?”孔子曰:“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”
孔子年七十三,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醜卒。
靈公老,怠於政,不消孔子。孔子喟然歎曰:“苟有效我者,期月罷了,三年有成。”孔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