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韓長孺列傳[第1頁/共4頁]

梁孝王,景帝母弟,竇太後愛之,令得自請置相、二千石,出入遊戲,僣於天子。天子聞之,心弗善也。太後知帝不善,乃怒梁使者,弗見,案責王所為。韓安國為梁使,見大長公主而泣曰:“何梁王為人子之孝,為人臣之忠,太後曾弗省也?夫前日吳、楚、齊、趙七國反時,自關以東皆合從西鄉,惟梁最親為艱钜。梁王念太後、帝在中,而諸侯擾亂,一言泣數行下,跪送臣等六人,將兵擊卻吳楚,吳楚以故兵不敢西,而卒破亡,梁王之力也。今太後以末節苛禮責望梁王。梁王父兄皆帝王,所見者大,故出稱蹕,入言警,車旗皆帝所賜也,即欲以侘鄙縣,奔走國中,以誇諸侯,令天下儘知太後、帝愛之也。今梁使來,輒案責之。梁王恐,日夜涕零思慕,不知所為。何梁王之為子孝,為臣忠,而太後弗恤也?”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後,太後喜曰:“為言之帝。”言之,帝心乃解,而免冠謝太後曰:“兄弟不能相教,乃為太後遺憂。”悉見梁使,厚賜之。厥後梁王益親驩。太後、長公主更賜安國可直千餘金。名由此顯,結於漢。

梁內史之缺也,孝王新得齊人公孫詭,說之,欲請覺得內史。竇太後聞,乃詔王以安國為內史。

建元中,武安侯田蚡為漢太尉,親貴用事,安國以五百金物遺蚡。蚡言安國太後,天子亦素聞其賢,即召覺得北地都尉,遷為大司農。閩越、東越相攻,安國及大行王恢將。未至越,越殺其王降,漢兵亦罷。建元六年,武安侯為丞相,安國為禦史大夫。

禦史大夫韓安國者,梁成安人也,後徙睢陽。嘗受韓子、雜家說於騶田生所。事梁孝王為中大夫。吳楚反時,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,扞吳兵於東界。張羽力戰,安國慎重,以故吳不能過梁。吳楚已破,安國、張羽名由此顯。

匈奴來請和親,天子下議。大行王恢,燕人也,數為邊吏,習知胡事。議曰:“漢與匈奴和親,率不過數歲即複倍約。不如勿許,發兵擊之。”安國曰:“千裡而戰,兵不贏利。今匈奴負兵馬之足,懷禽獸之心,遷徙鳥舉,可貴而製也。得其地不敷覺得廣,有其眾不敷覺得彊,自上古不屬為人。漢數千裡爭利,則人馬罷,虜以全製其敝。且彊弩之極,矢不能穿魯縞;衝風之末,力不能漂鴻毛。非初不勁,末力弱也。擊之不便,不如和親。”群臣議者多附安國,於是上許和親。

太史公曰:餘與壺遂定律曆,觀韓長孺之義,壺遂之深中隱厚。世之言梁多父老,不虛哉!壺遂官至詹事,天子方倚覺得漢相,會遂卒。不然,壺遂以內廉行脩,斯鞠躬君子也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