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選詩[第3頁/共8頁]

胡閎休抬手接來去看。

萬俟卨與胡閎休幾近是齊齊在心中暗嘲。

而這一點,對於一個本是藩王出身、本年才二十二歲的官家而言,彷彿並不算甚麼題目,反而能夠稱一聲‘仁主’的。

比方萬俟卨,這位本覺得官家到底年青,是被殘暴的戰事逼得有些自暴自棄起來,乃至有些及時行樂的姿勢……這類事情古往今來源來很多……卻不料人家重新到尾都未失了根基的氣勢,隻是有些婦人之仁罷了。

隻是不幸易安居士佳耦,奔五十歲的人了,臨到老,攤上這位亂分攤的官家,伉儷反而為此不諧起來。

“奴家感覺還好。”吳夫人也用了官方稱呼。

正所謂:強欲登高去,無人送酒來。遙憐故園菊,應傍疆場開。

世人紛繁去看,卻又各自沉默,繼而心中微動,本來,這詩恰在岑參那詩中間,乃是一首高適的重陽詩,卻不太短短二十字。

但是,當二人經心儘責趕到豫山上的時候,卻並未如汪樞相提示的那般見到趙官家憂國憂民的一麵,恰好相反,這位官家正便服免冠,在山頂肆意吃苦,左邊是寵妃戎裝相伴,右邊是詞臣舉杯對飲,便是親信將領也曲身卸盔相陪,毫無規製。

而盤腿坐在山顛的趙官家見到二人,微微一怔,卻複又淺笑相對:“萬俟卿與胡卿來此可有事?是汪、呂哪位相公相催,還是有甚麼軍情?”

但是,西沉很多的日光之下,趙官家負手背西向東而望,視野自山下白河開端,垂垂遠眺,直到不能辨認清楚的地平線,倒是久久不語。

回到麵前,誠如趙官家所言,萬俟卨畢竟是文明人,這才學還是有的,並且年紀偏長,比身側喜好舞刀弄劍的胡閎休強太多。

“有人說六一居士、安石公、蘇學士那兩代人風華絕倫今後,我朝文華餘韻止於二十年前,今後詩詞一道便隻是葉夢得等人了。”趙官家能夠是喝了酒,本日言語頗多,竟然接過話持續笑談不竭。“這不是打趣嗎?那裡能因為易安居士是個女人便能假裝看不到她?此人將來怕是要與那幾位相提並論的。隻是不曉得今後這天下局勢往那裡走?本來該接易安居士以後的那幾位還能不能再出來,出來後還能不能寫出來‘挑燈看劍’……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