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韞寡居會稽時,會稽太守劉柳素聞其名,登門與道韞議論義理。道韞也不回絕,不施粉黛,素衣素服,安然與劉柳相見,兩人相談甚歡。道韞風采高邁,辭吐不凡,與劉柳說及家事,回想抗敵之時,夫與子皆遭害,不由言辭慷慨,涕淚流漣。後又談及義理,道韞侃侃而談,立意高遠,安閒不迫。劉柳對道韞的風采心折口服。道韞也說:“親人都已亡去,碰到這個士人,聽到他的話語,真是令人氣度大開啊。”道韞與劉柳可謂是惺惺相惜,相互歎服,一時被傳為嘉話。
《世說新語・言語》第七十一條記錄:“謝太傅寒雪日內集,與後代講論文義。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‘白雪紛繁何所似?’兄子胡兒曰:‘撒鹽空中差可擬。’兄女曰:‘未若柳絮因風起。’”公大笑樂。即公大兄無奕女,左將軍王凝之妻也。”謝家是個書香官吏大師,大人與兒孫輩聚在一起會商文義是常有的事。這不正趕高低大雪,謝安便乘機考問子侄:“這雪下得紛繁揚揚,爾等看用甚麼比方纔好呢?”謝朗搶著答覆:“我看象是空中在撒鹽。”大師看,這個比方雖說不上非常隧道,但還得疇昔,用之比“米雪”就未為不成。畢竟,謝朗也是謝家公子,父輩都文采翩然,他耳濡目染,想是文思也不錯。《續晉陽秋》說他“文義豔發,名亞於玄”。謝玄就是馳名的淝水之戰的東晉方麵的副總批示(總批示是他叔父謝安),說謝朗“名亞於玄”,即含有僅次於謝玄的意義。再說,當時謝朗究竟年事多少史乘無明白記錄,但估計不超越十歲,是以我們不能對謝朗的這個比方不覺得然。但是謝朗不利就不利在他有一個聰明絕頂的mm,一下子使他相形見絀。謝道韞把雪花比作在空中飄飛的柳絮,可謂文采斐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