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操之現在這模樣很有點王徽之的疏狂氣度,慕容垂內心嘲笑,問:“陳使臣出使秦國,何由到敝邦?”
饒是慕容垂多智,也猜不透陳操之何故會到偃師城外來自投坎阱,但俘獲秦晉兩國使者這實在是比攻陷洛陽城還大的收成,慕容垂思忖半晌,即命宗子慕容令率千人馬隊去將陳操之一行迎到偃師城,慎重叮嚀慕容令,隻要對方未以兵器相向,就要以禮相待。
這日卯時,五千燕軍造飯飽餐以後,正欲拔營行軍、進逼五十裡外的洛陽城,慕容垂卻俄然接到前軍偏將孫蓋的急報,說俘獲晉使陳操之、秦使席寶三百餘人,那陳操之卻說有吳王三十年前故交送來的禮品,要麵呈吳王——
“嗚——嗚——”
慕容垂問:“受何人之托?”
張潮可謂開胡想穿越之先河,貪婪不敷,還想穿越來去數個朝代,看遍千古美人和隱逸文豪,而陳操之隻能在東晉,後代有人曾言在東晉最想見到的三小我彆離是謝安、謝道韞和桓溫,這三小我陳操之都見到了,現在出使北國,在長安見地了王猛,本日在這偃師城,見到了沉毅有偉略的慕容垂,人生之出色不就是在於能與這些立在汗青頂峰的人或為友或為敵嗎?
將攻洛陽之際,卻不測俘獲秦晉兩國使臣,此事嚴峻,大異平常!
孫蓋大喜,從速謝過吳王慕容垂。
偃師縣得名於西周初年,武王伐紂,在首陽山下碰到殷商的兩個隱居貴族——伯夷和叔齊,武王命東征雄師臨時息偃戎師,聽聽孤竹君這兩個相互讓國的兒子有甚麼話說,故此地名偃師,燕國征南大將軍、河南多數督、吳王慕容垂與太宰司馬悅希統領的五千步騎此時正駐軍偃師城北、首陽山南麓。
冉盛騎著明白馬跟在陳操之身後,冷冷看著鮮卑人的重馬隊,他父親冉閔當年就是因為不敵慕容恪的鐵鎖連環馬而被擒身故的,現在冉盛見到這列成八個方陣的燕國重馬隊,不由得恨上心頭,想著有朝一日定要大破鮮卑人甲騎具裝,滅慕容氏威風——
慕容垂道:“是你的大功,待班師回朝我將上表為汝論功超授。”
與秦使席寶目光閃動、內心忐忑的神態比擬,陳操之去處文雅,安閒不迫,真有泱泱上邦氣象,的確讓慕容垂產生錯覺:這個陳操之的確是為出使燕國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