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熙到任才半個月,就被趕出了京口,這雖不滿是他的任務,但自感顏麵儘失,並且左頰破壞,傷愈後也必有個大疤,豈不是大損威儀,以是表情很惡,召沈赤黔來怒斥,說是沈赤黔部下的軍士昨夜不肯奮力向前,導致京口有失——
範寧這兩日感了風寒,夜裡早早便歇下了,世人奔出京口城時兵荒馬亂,把範寧這個司州文學掾給忘了,而何謙倒是出城南時走散的——
這五大塢堡彆離是:盧龍田氏、譙郡戴氏、南陽蔡氏、河內郭氏、钜鹿魏氏,具有私兵數百的平輿蘇家堡與這五大塢堡比擬則是小巫見大巫,這五大塢堡各自聚有流民數萬、私兵數千,塢堡堅毅、範圍龐大,位置居於晉與秦、晉於燕交界的淮北地帶,是秦、晉、燕三都城想極力拉攏的大宗部,因為關、隴以及河南之地的一些大宗部迫於壓力已彆離歸附於氐秦或鮮卑,現在隻要這五大塢堡宛然獨立小王國,固然接管晉朝廷授予的將軍、刺史虛銜,但並不聽晉朝廷號令,陳操之若能獲得這五大流民宗部的支撐,那麼北府軍敏捷就能敏捷建成一支強大的武裝,當然,要壓服這些桀驁不馴的流民帥毫不是一件輕易的事——
蘇騏領命而去,陳操之與劉牢之率三百餘眾日行百裡,於三月十二日來到長江北岸,對岸便是北固山,北固山下就是京口城。
陳操之在淮陰呆了兩日,然後取道西北,三月初四日至下相縣拜見劉牢之之父劉建,將謝萬、範汪寫給劉建的手劄呈上,劉建年過五十,已不複當年雄渾,謝萬為豫州刺史時劉建任征虜將軍,謝萬兵敗壽州之前,曾派劉修建馬頭城,劉建是少有的幾個與謝萬乾係密切的豫州舊將,謝萬與範汪在信中都對陳操之獎飾有加,要求劉建大力支撐陳操之招攬淮北諸塢,劉建見陳操之麵貌過於俊美,似非掌兵之人,便摸索著與陳操之論兵,不料陳操之熟知兵典,應對如流,且頗多創見,雖似紙上談兵,但作為一個以玄談著名的青年名流,陳操之對用兵之道的見地已經讓劉建大為欣喜,以為兒子劉牢之跟隨此人會有很大前程,劉成當即籌辦不辭老病,親身伴隨陳操之去遊說兩淮五大塢堡——
陳操之問明環境,也對郗逸之等人說了他派人往壽州道反對庾希信使的事,庾希雖不見得會行這一步,但未雨綢繆、防患於已然老是不會有錯,郗逸之深覺得然,決定暫緩攻城,一麵派人送糧去北岸佈施劉牢之帶來的私兵,那三百劉氏私兵仍然留在江北,或有大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