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、算無遺策[第1頁/共4頁]

陳操之在淮陰呆了兩日,然後取道西北,三月初四日至下相縣拜見劉牢之之父劉建,將謝萬、範汪寫給劉建的手劄呈上,劉建年過五十,已不複當年雄渾,謝萬為豫州刺史時劉建任征虜將軍,謝萬兵敗壽州之前,曾派劉修建馬頭城,劉建是少有的幾個與謝萬乾係密切的豫州舊將,謝萬與範汪在信中都對陳操之獎飾有加,要求劉建大力支撐陳操之招攬淮北諸塢,劉建見陳操之麵貌過於俊美,似非掌兵之人,便摸索著與陳操之論兵,不料陳操之熟知兵典,應對如流,且頗多創見,雖似紙上談兵,但作為一個以玄談著名的青年名流,陳操之對用兵之道的見地已經讓劉建大為欣喜,以為兒子劉牢之跟隨此人會有很大前程,劉成當即籌辦不辭老病,親身伴隨陳操之去遊說兩淮五大塢堡——

一邊的謝琰見桓熙遷怒於沈赤黔,悄悄點頭,心道:“時人謂我四叔父矜豪傲物、不會領兵,致將士離心,這桓伯道更是個蠢貨,那裡有一州方鎮的氣度!陳子重識人甚明,幫手桓熙而暗奪其權,實是偷梁換柱的奇策,非如此,桓溫如何肯重修北府兵!”當下與卞耽一起為沈赤黔分化。

……

三月初五,庾希率叛眾一千五百人攻曲阿新城,曲阿縣令弘戎與沈赤黔死守,庾希不能攻陷曲阿,武遵建議徑奔建康,隻要攻陷建康,那就萬事大吉,但這時,庾希聞知高平太守郗逸之和遊軍都護郭龍的二千步兵正奔曲阿而來,便不敢繞過曲阿去建康,怕腹背受敵,決定臨時退回京口,一麵矯稱廢帝旨意,招攬叛眾,一麵等候壽州袁真的覆信,庾希攻陷京口的次日就遣使趕赴壽州,約袁真起兵共誅桓溫,庾希信賴袁真會起兵的,桓溫早有節製京口和豫州的野心,若他庾希被滅,袁真絕對就是桓溫下一個要肅除的目標——

陳操之問明環境,也對郗逸之等人說了他派人往壽州道反對庾希信使的事,庾希雖不見得會行這一步,但未雨綢繆、防患於已然老是不會有錯,郗逸之深覺得然,決定暫緩攻城,一麵派人送糧去北岸佈施劉牢之帶來的私兵,那三百劉氏私兵仍然留在江北,或有大用。

二十3、算無遺策

高平太守郗逸之與遊軍都護郭龍的二千步兵,至曲阿與縣令弘戎、北府部曲督沈赤黔的二千餘軍士合兵一處,四千餘眾兵圍京口城——

三月初七渡淮河時,陳操之驀地想到一事,庾希既叛,必定矯詔擴大陣容,壽州袁真為桓溫所忌,庾希或許會引袁真為援,當即命蘇騏領三十人星夜南下壽州,封堵滁州至壽州諸要道、反對可疑人等,若三日內未有所獲,則留數人往壽州密查動靜,其他人返還京口彙合——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