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桓公改正天下諸侯,以幫忙弱國、挽救危亡為名。綺裡季挽回了漢惠帝的太子位,傅說因武丁之夢受封重臣。賢士英傑幫手君王勤懇儘力,換得天下承平調和安寧。
【註釋】
【譯文】
【註釋】
孟子崇尚簡樸樸實,史魚對峙公理直言。要想中庸不偏不倚,需求勤奮謙遜,謹慎檢點。
九州禹跡,百郡秦並。嶽宗泰岱,禪主雲亭[1]。
向右行可通向廣內殿,朝左轉可達到承明殿。廣內殿藏集了古今文籍,承明殿會聚了群英豪傑。文籍內裡有杜度的草章手稿和鐘繇的隸書真跡,有從魏安厘王塚中發掘的漆寫古書,也有漢朝魯恭王發明的孔廟壁經。
聆[1]音察理[2],鑒[3]貌辨色。貽厥嘉猷[4],勉其祗[5]植[6]。
將相官員頭戴高帽陪從帝王出行,車馬奔馳,彩飾飄蕩。大臣們世襲國度俸祿,餬口豪侈敷裕,駕著高車肥馬,穿戴輕衣裘皮。出運營策卓著者,功績會被立碑刻銘,勉勳業記過勞。
[1]茲(zī):此。[2]稼穡(sè):稼,耕作;穡,收割莊稼。[3]俶(chù):開端。[4]藝:蒔植。[5]勸:嘉獎。
[1]廣內:西漢內廷藏殿,泛指藏書庫。[2]承明:西漢朝廷著作之處,未央宮的殿名。[3]墳典:指《三墳》《五典》,記錄三皇五帝事蹟的書。[4]杜稿:指東漢杜度的草書章奏手稿。[5]鐘隸:指漢未鐘繇的隸書真跡。[6]漆書:指用漆謄寫的竹簡。[7]壁經:指漢朝魯恭王劉餘在曲阜孔廟牆壁上發明的古文經籍。
【註釋】
【譯文】
兩都城內將相府第星羅棋佈,三公九卿出行時侍行擺列路旁。文臣武將都有八縣多的封地,家家另有上千名的侍衛侍從。
【譯文】
【註釋】
晉文公、楚莊王前後稱霸,趙國、魏國被秦國滅受困於連橫。晉國向虞國借道毀滅虢國,晉文公在踐土調集諸侯會盟。蕭何遵循本身製定的約令律法,韓非死在本身主張的酷刑酷法下。
九州大地到處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萍蹤,天下數以百計的郡縣在秦並六國後同一。五嶽當中以泰山為尊,帝王封禪、祭天祭地都在如此山、亭亭山長停止典禮。
【譯文】
【註釋】
呂尚和伊尹,是幫手君王有功於時的一代名相。篡奪古奄國之地以建曲阜,如果冇有周公旦另有誰能把魯國辦理得這麼有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