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貞問道:“那麼?”

……

西漢武帝給州部刺史公佈了六條監察條例,叫“六條聖旨”,此中第三條,“是考查郡國長官在刑獄方麵的措置是否恰當,以及察看‘山崩石裂,妖祥訛言’之類的災異征象。也就是說,處所上的‘妖言’是刺史必須留意彙集和清查的首要資訊”。

荀貞默許。

秦乾那裡肯信他!緊緊盯著他,說道:“妖言之罪,一人犯法,禁至三屬,動輒連累上百,乃至數千人。客歲,兗州劉氏妖言案,終究開罪的有四百多人,近半被殺,餘者大多被放逐千裡。……,荀君,你既知此罪之重,那麼你可有確實的證據?”

秦乾見了荀貞後,第一句話就是:“荀君可知‘妖言’罪名之重?”他久任門下賊曹一職,深知“妖言罪”的分量,絕對是一個大殺器,故此頭一句就問的這個。

客歲夏天,洛陽有一女子生兒,兩端四臂,被視為妖孽。這件事,很快就傳遍了洛陽周邊的郡國,潁川郡離洛陽不遠,郡中人也大多曉得此事。“生子兩端”,說的就是這件事了。人隻要一個頭,就像天上隻要一個太陽,所謂“天無二日”,而現在人有兩端,那豈不是說“天將二日”了?荀貞心道:“這八個字和‘彼蒼已死,黃天當立’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。”

荀貞很對勁,看來許仲、杜買、陳褒是完整瞭解了他的意義,拿出的這個罪名也正合適。

秦漢“妖言案”甚多,遠則如秦之坑儒,有一個首要的啟事就是:“諸生在鹹陽者,吾令人廉問,或為訞言以亂黔黎”。又如秦末,“本年祖龍死”之語。

“兗州劉氏妖言案”,荀貞聽聞過一二。這劉氏乃是本地的一個大族,家中甚富,本來稱雄縣鄉,卻就因為一個“妖言”之罪,一夜之間,族人或被誅、或被放逐,儘數遭到連累,偌大的一個家屬就此煙消雲散。

荀貞猜想的冇錯。“妖言”罪因其特性,常被處所長吏利用,用來誣滅治下的大族,或以立威、或者藉此謀奪財帛。就如阿誰“兗州劉氏妖言案”,辦此案的人便是一個新上任的縣令,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,較著是為了立威。是以,秦乾固然不知第三蘭攔劫樂進之事,但卻也非常思疑荀貞辦此案的動機。不過,他固然剛正嚴直,卻也不是不知變通,正如他說的:“若這些罪名皆失實,那麼滅其三族也不為錯”。

——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