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。”
他知原盼裡中甚窮,這些金餅必定不是原盼的,隻是不知是從何而來?原盼答道:“荀君,還記得劉翁麼?”
朝陽東昇,第四天來到。
鐘繇說道:“俗話說:‘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’。君率兩千眾出城南下擊賊,不成無輜重隨行。除了輜重,臨戰,士卒不免會呈現傷亡,也不成無藥品、醫士隨行。治軍之道,首在獎罰,士卒斬賊建功,亦不成無賞。府君今令吾等來就是想問一問君,此次南下,都需求甚麼?府君說了,隻要郡裡有的,要甚麼給甚麼!”
“明天暖,裘、複袍等物不需支付,依製:每個士卒襲1、絝1、常韋二。兩千步兵,即兩千襲、兩千絝、四千常韋。除此以外,履、襪、被蓋也是要有的。”常韋,便是禮服。“襲”是上衣,“絝”是褲子。
“哈哈。好。”荀貞考慮了一下,說道,“我明天剛問郡中要了一批輜重,軍中尚無輜重官。仲仁,你就來當這個輜重官吧!至於你帶來的人和原師帶來的人,就都留在中軍,為我親軍,如何?”
食鹽的標準:士卒每人每月三升。
“說到被蓋,現在天雖已暖,夜晚仍涼,新卒多無被褥,為了應急,我前兩天遣人去城中買了一些。這些,就不必郡府出錢與我了。”
荀成言外之意,劉家來的這些人都是下人,冇資格入帳。荀貞瞭然點頭,再又問道:“人都在那邊?”
……
王蘭給他出運營策,說道:“不如先運半月之用?”
“南下行軍,輜重不成全靠人力,還需求車多少、拉車的牲口多少。這些拉車的牲口也需求口糧、芻稾。”
王蘭問道:“衣、鎧、錢等物好說,糧秣總計一萬二千餘石,荀掾,這怕是不好運輸吧?”
荀貞心中一動,想道:“莫不是?”問道,“甚麼客人?”
荀貞大笑道:“諸君皆宣公後輩,兼通儒、法,俱為乾才,怎能說是‘小有可觀’?我軍中正缺文吏、法律,諸君若不棄,文、法兩事就請諸君代庖了?”宣康、李博、時髦、史諾四人離席膜拜:“謹從命。”
兩千人出征,固然是在本郡作戰,可郡中各處賊兵,劃一敵境,不能不帶輜重,以防波才遣一偏師,繞道截斷他們的後路。
月糧的標準:按大石為二石或二石六鬥,按小石有三石或“三石三鬥三分少”。全數按大石,則有三個標準:二石六鬥,二石和一石八鬥。月糧標準的分歧與士卒承擔的任務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