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帥,道門講機遇,這就是你的機遇。你在朱太尉身邊學慣用兵,揣摩孫策的刀法,用不了幾年,你的兵法和武功就能成為黑山軍中首屈一指的妙手,誰還敢瞧不起你?大帥現在不過是平難中郎將,你如果能跟著朱太尉勤王,迎天子回洛陽,封侯都有能夠。”
張方見狀,趕緊向五鹿報歉。兩人幾次籌議了一番,最後決定,張方留在朱儁身邊做侍從,儘能夠與孫策打好交道,爭奪再學幾招。五鹿趕往浚儀城,與於毒、苦酋見麵,傳達張燕的號令,讓他們多對峙一段時候。五鹿再三關照,大丈夫要能屈能伸,要以荏弱勝剛烈,大帥為了擔當張牛角的奇蹟,連姓都改了,你這點委曲算得了甚麼?
張方想起孫策那舉重若輕,信手揮酒就將他擊敗的景象,咬了咬牙。
給張方猛灌了一壺心靈雞湯後,五鹿又忝著臉去拜見朱儁、孫策,朱儁倒冇甚麼,在他看來,張方就是人質,留在這裡就對了。孫策聽了五鹿的要求,嘲笑了兩聲。
孫策很客氣。打也打了,氣也消了,這事就此揭過。他設席為五鹿拂塵,回贈了一些禮品,刀一口,紙一匣,其他雜物多少,請他帶給張燕。
“我……我要留在這裡嗎?”
五鹿感覺不成思議。他體味過孫家的環境,冇傳聞他們家與道門有甚麼聯絡啊。孫家以武功入仕,一向在交戰,中平元年時和朱儁一起征討南陽黃巾,就是一個武夫。孫策如何會對道門有體味?
“少帥,你有冇有想過像孫策一樣,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有朝一日成績比大帥還高?”
安設好了張方,五鹿趕往浚儀城。
五鹿見狀,又問了一句:“你想不想學孫策的刀法?”
五鹿瞅瞅張方,心生一計。張方被他看得內心發毛,有一種不祥的預感。
五鹿在內心罵了一句,真是少年麻痹,你父親讓你來就是讓你做人質的,你覺得你真是使者啊。
張方將信將疑,但他聽五鹿說過,朱儁脾氣樸直,不喜作偽。既然他這麼承諾了,黑山應當冇甚麼傷害。兩今後,當他們達到開封縣的時候,西涼軍進入河內,連破數縣,又在隰城擊敗張楊的動靜傳來,張方欣喜若狂,連連向朱儁伸謝,心甘甘心的做起了朱儁的侍從。
孫策之前就對五鹿說過,張燕要想曉得他該乾甚麼,讓他親身來見我。剛纔又說,明天讓你見見甚麼是真正的道。不過五鹿一向冇放在心上,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能懂甚麼道,不過是少年青狂,信口大言罷了。如果聽郗儉提及修神仙道,又聽張方說孫策的刀法古怪,他這才認識到孫策對道並非一無所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