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兒的情感敏感易變,特彆是溫哥兒極其敬佩兄長,恨不得不時候刻都賴著他,先前從青州府來的路上,兄弟二人有商有量的,再敦睦不過了。
送走楊嬤嬤,蓁蓁便又去籌辦拜師禮,籌辦好了,才又把勳哥兒叫到跟前叮囑了幾句,拜師時候要重視的事件。
“娘也不捨得哥哥。但哥哥要讀書學學問,就不能老是待在家裡陪你了。等今後,溫哥兒你長大了,也要分開爹爹孃親,去書院讀書了。”
楊輝前去敲了拍門環,半晌便又門房出來迎人。
勳哥兒一走,鬨小脾氣的溫哥兒便扭扭捏捏從裡間出來了,吧唧一下趴在了蓁蓁的膝蓋上,仰著頭道。
安家現在是比不上覃家,最大的官也比不過總督之職,但越是走下坡路的家屬,越是在乎身份,越是但願被人尊敬。
蓁蓁真是操碎了慈母心,實在勳哥兒真的是極其聰明過人的,特彆可貴的是,他雖生在官宦人家,但丁點冇有感染紈絝後輩的惡習,待人辦事都夷易近人。
“和同窗們相處,偶有爭論,也彆放在心上。娘是曉得你的,如果平時相處小事,我們勳哥兒必是不肯究查的。但學問上偶有定見分歧,記得求同存異一詞便好。”
“娘曉得你從小聰明過人,我便是不叮囑這些,你也必然能順利退學。但娘還是要囉嗦上幾句,你去了書院,待先生要尊敬些。這位安夫子,乃是你外祖的同窗,傳聞才學非常出眾,定能好好教你的。”
在總督府安設下來以後, 覃府的餬口又變得井井有條起來, 倒是楊嬤嬤,成日對著帳本皺眉。
蓁蓁並冇感覺他小孩子氣,兄弟乾係密切是功德,總好過兄弟倪牆,相互算計,以是聞言倒是放下了手裡的活兒,摸摸溫哥兒的腦袋。
第二日,便是勳哥兒是安家書院的日子。
三錢一斤的蟬鳴稻, 二兩一條的稻花魚, 另有半兩一斤的走地雞……這價位報出來, 不但楊嬤嬤,就連蓁蓁都跟著咋舌了。
勳哥兒笑著道好,然後便又回書房溫書去了。
安家書院離得遠,故而一家人都一塊兒送勳哥兒去。
溫哥兒撥浪鼓似的冒死點頭,“我不要!我要一向一向和孃親在一起!”
而蓁蓁則被安老夫人歡迎,她帶著溫哥兒出來,滿屋子的女眷都昂首看過來,個個都含笑親和。
“是柳大人先容來的吧?”門房忙出來,將人往裡請,道,“我家老爺叮嚀過了。快往裡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