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大師的點拔[第2頁/共4頁]

車到龍泉寺,智歸大師迎了出來,合十道:“春水局長,有失遠迎了。”春水趕緊雙手合十,恭謹道:“大師甚麼時候都是如許客氣。”

達磨大師的禪法實際,簡而言之,就是二入四行。他說:“夫入道多途,要而言之,不出二種:一是理入、二是行入。”他把千百種法門簡而化之,歸納兩種,一種是理入,一種是法入。理入就是堅信佛經中闡發的事理,明白每小我身上存在的純粹根性,冥想歸真,凝神壁觀,找到一種“寂然知名“的狀況。

貪求名利不能讓人歡愉,以是不但不貪求名利,並且還要修法佈施、財佈施、恐懼施,這就是理將俗反。看破、放下,安住於有為,就與理呼應了。我們所居住的處所就是三界,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普通人覺得這個天下是實有的,貪著天下上的財色名食睡,稱之為五欲七情的眾生境地,屬於欲界。分開了欲界後,以為這個身材很清淨,對萬法卻另有一些固執,這就屬於色界。了達諸法緣起空相,以為人間的疇昔、現在、將來、天國天國等統統都是空,就證入了空。證入了空後,固執空就到無色界去了。空當中不作胡想,才氣出無色界,契入中道實相。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?隻要心無所求,就能得安樂。無求就是歡愉,無求纔是人生的真諦,能獲得究竟的擺脫。

壁觀是達磨提出的一種修行體例,有點近似於印度的瑜伽。印度的瑜伽中,有一種地遍處觀地的體例,必須先畫成一種標準色的曼陀羅(壇),作為觀想的工具。今後產生幻覺,對統統處都當作這類色彩。我國北方的土壁就是一種標準的地色,當然能夠用它來代替曼陀羅。達磨的“麵壁”,或者即為這類體例的應用亦未可知。

接下來兩人又談了一些佛經比較,春水把本身讀《金剛經》和《壇經》的心得同智歸大師交換了一下,聰明頗感覺驚奇,看著春水的目光竟然就有了一種詫異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