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事尚左,喪事尚右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三十八章
俗人察察,我獨悶悶。
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強。
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
專氣致柔,能如嬰兒乎。
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﹔外其身而身存。
其次,親而譽之﹔
穀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
或強或羸﹔或挫或隳。
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
非以其忘我邪。
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十章
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
魚不成脫於淵,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。
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
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。
偏將軍居左,大將軍居右,言以喪禮處之。
故能成其私。
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十二章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
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。
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二十五章
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夫物芸芸,各複歸其根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三十九章
師之所處,波折生焉。
有物混成,先六合生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二十七章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十八章
下德有為而有覺得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三章
為天下穀,常德乃足。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處實在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知名六合之始﹔馳名萬物之母。
公乃全,全乃天,
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荒兮,其未央哉。
古之善為道者,奧妙玄通,深不成識。
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﹔
是謂微明。
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
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其事好遠。
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愛國治民,能有為乎。
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
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十三章
覆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三十五章
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是以賢人有為,故無敗﹔
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。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故建言有之:
樂與餌,過客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