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然山一帶的盜匪,另有近千名小嘍囉。首級姓徐,原生在齊郡一帶,曾經犯下掉頭之罪,為了活命,一起逃竄到這裡,隱入山內沿途打劫,一時之間收成倒也頗豐。
盜賊們劫奪村莊時的乾勁全然不見了,身上傷口流著血,渾身痛疼非常。存亡把握在李棟手中,一個個悚樣畢現,問啥答啥,唯恐答得不殷勤,被一刀斃了狗命。
“這就要看你喜好用甚麼兵器了。”李棟用心矯飾了一個關子,卻不去點破後代千百年億萬人眾,對他“三板斧”讚不斷口的傳奇故事。
不管程咬金說甚麼,隻要不說用斧子,李棟全數一口回絕。內心卻在奇特,為何他恰好不說用斧子。
“非也,非也!”李棟晃著頭,一幅心對勁足的模樣,勸道:“若在凡人,必須用上好的兵刃,若在程大則必須用平常的兵刃。有才氣的人,能夠化腐朽為奇異,撒豆便成兵。”
“莫非你從冇產生過換一把兵刃的設法?”李棟半是摸索半是指導地問了一句。
“也不好!”
心中有了安排今後,李棟返回程宅,見程咬金正在擦拭他那把木柄長槊。李棟心中一動,想起在村內力戰盜匪的時候,故意勸他改換兵器的動機。
李棟就向程咬金就教,這東阿令為政為人如何,在淺顯百姓中口碑如何。
“不好!”
李棟便產生一個設法,到東阿縣衙親身走一趟,探探那縣令的真假真假來。有需求的時候,也能夠把張須陀的調兵令牌用上一用。
如許以來處理了盤桓心中很久的疑問,李棟卻模糊又產生彆的一個疑團:東阿令莫非不曉得安然山一帶盜匪橫生,並且他們的兵刃全數印有這個標識?
接二連三被李棟否定了所選的兵器,程咬金較著有些絕望,軟綿綿地反問道:“莫非先生要我換那斧頭不成?”
程咬金經李棟一頓真真假假的亂來,被弄得非常神馳,施了一禮,喜道:“先生一言,令我茅塞頓開,如同撥雲見日,還請先生教我!”
這下李棟心中的疑問越來越濃厚起來。口碑竟然如此傑出,該當是一名好官,為何卻對治下盜匪視而不見,轉嫁彆人頭上呢?這麼做豈不是自相沖突,與他為官之道大異其趣?
顛末一番鞠問,李棟開端把握了兵器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