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自發得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扯回妄言,圓出個活路,豈不知單這兩日,蘇晉與柳朝明已打了兩回照麵,一回在大理寺,她是應天府從八品知事,一回在中午門,她乃侯爺府陪侍。
趙衍笑道:“那敢情好,我們那兒的‘龍團兒’還是整塊的,禮部喜好吃,你他日上都察院拿去。”
柳朝明走到門檻處又頓住腳,冇頭冇尾問了句:“你那位故舊,是哪一日失落的?”
柳朝明聽了一陣兒,打斷道:“行了。”將名冊合上,定睛看著蘇晉,悠悠道了句:“是有過目不忘的本領。”言罷,將茶碗蓋蓋上,與趙衍站起家。
柳朝明淡淡“哦”了一聲,繼而道:“四月初九,晏子言廷議過後便去了東宮,至晚方歸,那裡來的閒工夫去貢士所?”
蘇晉一時躑躅,鬨不明白柳朝明意欲何為。又揣摩著對這麼個莫測難料的人物,當如何伸謝,才顯得麵子且樸拙。
阿禮一麵撐起傘,一麵對蘇晉道:“這雨勢頭急,簷頭下尺寸處所遮擋不住,先生不如隨我去禮部避避,擺佈小侯爺出來冇見著人也要回禮部的。”
出宮的道兒隻一條,柳朝明與趙衍在前頭走,蘇晉在背麵不遠不近地跟著。
阿禮見蘇晉麵色沉沉, 湊上來問:“蘇先生,你看這名冊,可發明一樁怪事?”
江主事哈著腰:“是,尚書大人與小侯爺都叮嚀過這事,昨日下官將名冊清算好,小侯爺還親身帶回府查對,這不,怕奉天殿事忙,又特地叮嚀阿禮哥子送來。”言罷笑眯眯看著阿禮,自等他取出文書交差。
江主事驚了一跳,打盹頭是完整醒了。當即請了二位朱紫上座,奉上茶,恭恭敬敬隧道:“聖上賞的‘龍團兒’上旬就吃完了,眼下還剩些‘銀絲’,是卑職早上煮好的,二位大人且姑息。”
且不提這一科的貢士,單說春闈前,自各地來的舉子也是南邊人作大數,而春闈以後,杏榜一出,八十九名貢士,北地隻占寥寥七人,是故有北方仕子不滿,到貢士所鬨過幾次,還是周萍帶著衙差將人哄散的。
趙衍擺了擺手,意示不必客氣,又道:“我與柳大人要去宮外一趟,想著日前請禮部清算的貢士名冊約莫已弄好了,便過來取。”
蘇晉順手翻了翻,阿禮的話不假, 這名冊好像族譜, 約莫的確往回追溯了祖宗十八代。
柳朝明冷聲寒氣:“還賴著不走?是等著本官命巡查禦史將你攆出宮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