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崔文卿得誌不對勁,且毫無攬功獨大之舉,蘇軾愈發佩服他的為人,笑嗬嗬的言道:“文卿兄嚴峻了,此行你我身負朝廷重托而來,自當膽肝相照。”說完,也是抬頭喝乾。
蘇軾儘是感概的言道: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,看來免稅之策不但單隻是處理農夫升亂之事,更對異地安設之民的凝集有著莫大的好處,或許也隻要參軍交戰保衛這方國土,才意味著異地安設之民完整融入了北地四州,崔兄,功不成冇也!”言罷舉起酒杯,對著崔文卿正容點頭。
折昭聰明過人,天然明白此點,美目瞥了蘇軾一眼後,對著崔文卿笑吟吟的言道:“夫君,蘇副使如此安排甚為安妥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現在的河曲,因為身居隩州首府的乾係,為製止遼人南侵,城內城外防備森嚴,一片繁忙嚴峻。
想到這裡,劉望平不由暗自一歎,在心中替崔文卿感到了擔憂和可惜。
崔文卿笑道:“這就好,隻要環境穩定,我們就能夠安閒應對遼人南侵了。”
一番悠悠思忖結束,崔文卿聽到劉望平允在向折昭稟告裁軍之事。
得知折昭與崔文卿親身,隩州刺史劉望平親身出府驅逐,並設下拂塵宴為折昭和崔文卿洗塵。
隻可惜崔文卿卻是以立下了增加北地四州錢稅支出的軍令狀,待到年底如果拿不出成績,隻怕頭上烏紗難保,到時候即便是官家王安石以及折昭,為了服眾也是救不得他。
折昭想了想,笑道:“那就派甘新達前去保護蘇副使吧,他乃軍中虎將,信賴必然能夠保護全麵。”
現在豬仔已經順利發放了部分下去,且目前農夫們養殖誌願非常高漲,不但僅是異地安設之民,現在就連北地四州的原住民,都前來衙門申請養殖,信賴隻要養殖恰當,他必然能夠順利完成對朝廷承諾之任務。
對目前的環境來講,自是以豬仔養殖最為首要。
席間,待稍稍酬酢半晌,話題天然轉到了閒事上麵,崔文卿放下酒杯扣問道:“劉刺史,不知隩州境內目前異地安設之民環境如何了?可另有生亂之地?”
並且更讓劉望平欣喜的是,這位崔大人不但僅是折昭夫君這麼簡樸,他更是當朝宰相王安石的關門弟子,官家陳宏的師弟,有了這兩層乾係,免稅之法才氣在朝臣們龐大的非議聲中推行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