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珂看蔣卓幫她說話,自發受用,嘴唇微微抿著笑,回聲:“嗯。”
蔣珂端了瓷盆去井邊打水,一撂下木桶,井裡水花四濺,“嘩啦”一聲驚得枝條兒上趴著嘶叫的知了振翅飛了幾隻。她穿戴印淺紋兒的對襟薄褂子,很土舊的格式,袖子卷得很高,直掖到胳膊根處,暴露兩條白嫩如藕節般的胳膊。
因為冇有鬨騰的人,此時院兒裡除了蔣珂洗臉這一點動靜,隻要北屋的窗縫間漏出來一縷悠婉轉揚的樂曲,放的是《梁祝》,小提琴吹奏的。在這午後悶熱溫馨的大院兒裡,摻入了一股淒婉的味道。
到了窗前把臉湊疇昔,眼睛堵在竹篾窗簾子的窗縫間,往裡看。還冇看清楚甚麼呢,窗簾忽被人從裡頭朝外挑起來,正碰到了她的眼睛。
蔣奶奶說罷了那話,動搖手裡的芭蕉扇又看向蔣珂,瞧著她那做起家務來到處倒黴索的行動,隻覺與她壓腿在箱沿兒練腿練腰的又是兩小我。女人家家的冇個端莊心機,整天不是想成文學家就是想成跳舞家,偏又不是打小培養的,天然不大受人待見。但是,如果然能穿起那身戎服,那還真就冇人敢不待見了。
蔣奶奶悶口氣,但想著來都來了,話也說了,不能閒乾脆兩句當甚麼事冇有就歸去。她厚起老臉來,不再說杏芳兒的事,隻看著趙青梅輕聲道:“她青梅嬸子,你瞧我來都來了,求也求了。甭管可兒能不能考得上,你給我找雙舊鞋來,成不?”
蔣奶奶跟她在灶房裡,看她和麪,隻喝了一口熱茶,便擱下了瓷缸說:“她青梅嬸子,我今兒找你來,是想托你一事兒。”
蔣奶奶悶口氣,也不再跟她繞彎子,直接道:“我來找你啊,是想叫你幫著看看。你們鼓吹隊,有冇有穿舊了的跳舞鞋,你給可兒弄一雙來。不必如何好,能拚集穿就成。”
蔣珂猛地縮轉頭來,就聽得趴在窗邊伸動手挑窗簾的胖琴跟她說:“可兒,瞧甚麼呢,出去吧。”
提及杏芳兒來,蔣奶奶也獵奇,眯著眼問:“我瞧杏芳兒就好,如何就考不上呢?”
趙青梅聽她說這話也不抬眼,鄰裡鄉親的遇著事找人幫襯,也不是甚麼奇怪事兒。她隻和著盆裡的麵,開口應話:“嬸兒,有話您說就是,能做的我就給您做了。”
氣候熱,她額頭上密密浮著的滿是汗珠子,滲過眉毛就要流到眼睫上。她怕汗水進了眼醃得慌,便抬起胳膊胡亂擦抹了兩下,把汗給抹了去。而後仍去拽井口裡的麻繩兒,一手挪過一手地往上拉木桶。拎了小半桶清冷的水上來,倒進瓷盆裡,抄起涼水往臉上撲熱汗,隻覺渾身都跟著打了個激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