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匡胤歎了口氣,道:“這等事情,如果交予獵莊……”
清閒子行事乾脆,淩晨作了決定,當日下午便帶著三名弟子和丁漁,駕馬車朝北麵行去。
隻是清閒子去意已決,卻不會因為一眾道童而竄改情意,不過彆人脈極廣,不管道觀觀主寺廟方丈或是達官朱紫都熟諳很多,是以很輕易便為眾道童找好了去處。
趙匡胤麵色大變,忽地立起,想要喝問,但覺一陣激烈的眩暈,讓他跌坐回椅子上,他勉強伸手指著趙光義,從喉嚨中擠出纖細的聲音:“你……你敢……弑君!”
趙匡胤點點頭,道:“二弟用心,此事可大可小,如果措置不好,說不得就失了民氣。”
趙光義哂道:“兄長為人就是過分刻薄了,照我說,這等羽士方士之流,無術者招搖撞騙;有術者心機叵測,實乃社稷之患。那清閒子據聞一起向北而行,說不得要投奔遼國,他對我大宋高低軍情地理曉得得一清二楚,如果投遼,則我大宋危矣!兄長,不以命令封閉關禁,畫影圖形通緝那野羽士,將他緝捕返來措置?”
趙光義冇有理睬他,自顧自隧道:“最妙的是,中了此毒之人,身後並無異狀,與中酒者極其類似,到了明日,宮中之人隻會覺得兄長不堪酒力,暴飲而亡。而小弟我,也能夠順利接辦兄長的江山,兄長你說,清閒子道長能調配出如此毒藥,難道妙人!”(。)8
那寺人剛出了端門,卻見趙光義單獨一人往回趕,那寺人有些駭怪,不過還是將趙匡胤的話奉告了趙光義,趙光義道:“恰好我想起些緊急事情要和官家說,便單獨趕返來了。”
“兄長叮嚀得是,小弟毫不敢怠慢。”
李秋水一聽大喜,她此時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,離家多年,不免思念,想到這一趟能夠順道回家,天然歡樂不儘。
至於清閒三弟子,他們雖有些錯愕,但歸恰是跟著師父,開封也罷,北地也罷都無所謂。隻要李秋水開口道:“師父要周遊各國,弟子甘心侍從。隻是前不久弟子家中纔來信,問何時將弟子的小妹送來,一同拜在師尊門下,不知師尊如何安排?”
趙光義分開皇宮不久,俄然陰霾四起,氣候陡變,雪雹驟降,趙匡胤見天氣如此卑劣,擔憂趙光義馬車難行,便叮嚀寺人去追回趙光義,籌算留他在宮中過夜。
趙匡胤歎道:“話也不能這麼說。當初他於朕微末之時相隨,屢出奇計,助朕敗中求勝,朕得此江山,他實在著力很多。待朕得天下以後,他又建立獵莊,為朕監督江湖草澤,朕雖欲厚報之,但他既不要高官厚祿,又不求奇珍奇寶,提及來,還是朕欠他很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