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,何誌成聯絡這些盜窟時,就說了他們隻為了蒼餬口命,糧食一袋不要。
顧清韻靠坐在樹乾上,雙目微闔,低聲說道,“成叔,老五已經找到軍器庫地點,還找到了幾輛能用的馬車驢車。臨水城也缺水,大多牲口都被宰殺了。進城以後,頓時讓人跟著老五,將軍器庫裡的兵器運走,能運多少運多少。”
“是,公子放心。”何誌成應了一聲,“一進城,我們這邊的一百小我頓時跟老五走,最多一刻鐘,車子裝滿就走。”
青州高低不是冇有開糧倉的,就顧清韻聽到的動靜,就有一些縣衙的知縣開倉賑災了。但是因為僧多粥少,一縣糧倉能有多少糧食?開倉引來流民,糧儘反而激起民變。而常知府也以此為顧慮,遲遲冇有命令開倉賑災。
可惜,她有這猜想,就是冇法派人進臨水城。那夜石家村外一看到身穿軍靴假扮流民的行伍之人,顧清韻就決定要拿下了,厥後一查,這群人竟然是林家派出來追凶的,這不是天賜良機嗎?
下流河床另有濕泥,那上遊呢?到現在,青州城內還未傳聞生亂,臨水城的知州跑到青州城還能穩穩待著,這缺水真的缺到領江斷流了嗎?
等臨水城糧倉被流民劫掠以後,他就能順勢開倉賑災,再派兵清繳流寇盜匪,將私挪庫糧之事袒護的天衣無縫。
到時候,他認一個賑災不力的名頭,想來上麵還會有人幫他擺脫,那他能夠就是辦差倒黴被降職,最壞也就是削職為民,可青州參與此事的人都能保住性命了,有甚麼不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