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誌成在一棵大樹下鋪了一層墊子,顧清韻幾個坐到墊子上,顧家侍衛們頓時圍著墊子一圈圈環抱坐下,不過半晌工夫,這裡就與其他盜窟的人隔出了一段間隔。
可為何他還不命令開糧倉呢?
並且,她在澤山收支以後,發明青州有領江,領江水源是澤山群山中。澤山還未斷水,領江下流竟然會滴水全無?老五傳來的資訊,也提到領江河床是乾枯了,但是深挖以後,還是有濕泥可供流民們舔舐接收水分。
從顧清韻聽到戶部讓青州就近籌糧而青州死活不肯開倉的時候起,她就模恍惚糊有了這個猜想。現在,她鑒定這常遠必定是謝皇後這邊的人。說不定,挪走的糧食倒賣出的錢,大部分都流入謝家,成了為四皇子拉攏人手之用呢。
要說顧清韻就為了給流民弄糧食,這麼大費周章,雲勝不信。但是,臨水有甚麼是這小公子要的?他一時想不通。
到時候,他認一個賑災不力的名頭,想來上麵還會有人幫他擺脫,那他能夠就是辦差倒黴被降職,最壞也就是削職為民,可青州參與此事的人都能保住性命了,有甚麼不好?
下流河床另有濕泥,那上遊呢?到現在,青州城內還未傳聞生亂,臨水城的知州跑到青州城還能穩穩待著,這缺水真的缺到領江斷流了嗎?
而臨水城外,流民們之以是守在城外不走,是因為他們發明隻要挖得充足深,領江河床裡還是能找到水的,冇有糧食,有水也能拯救啊。與其在官道浪蕩,不如守在城外,萬一哪天開倉賑災了呢?
青州高低不是冇有開糧倉的,就顧清韻聽到的動靜,就有一些縣衙的知縣開倉賑災了。但是因為僧多粥少,一縣糧倉能有多少糧食?開倉引來流民,糧儘反而激起民變。而常知府也以此為顧慮,遲遲冇有命令開倉賑災。
顧清韻思前想後,隻得出一個結論:常遠不敢命令開倉。
顧清韻思前想後,最後鑒定:青州四大糧倉之一的臨水糧倉,隻怕已經無糧了。
被點到名的黑風寨當家吳有財大聲應道,“冇錯!當初周彪那夥人要去搶臨水城的糧倉,我有個弟兄當時還在城裡,他親耳聽守城兵士抱怨官府不肯開倉佈施。臨水這糧倉隻進不出,傳聞能供十萬雄師吃半年呢。”
“是,公子放心。”何誌成應了一聲,“一進城,我們這邊的一百小我頓時跟老五走,最多一刻鐘,車子裝滿就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