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嘛,張學良承諾搬家兵工廠,竟然是不想關東軍有後繼之力。
周赫煊點頭感喟,本身說了那麼很多,但願環境比汗青上更好吧。起碼張學良已經有所警悟,不至於被人占了老窩還茫然不知所措。
周赫煊點頭道:“也便是說,瀋陽真正能打硬仗的隻要8000兵士,那全部遼寧省呢?”
如果現在換成老蔣,多數也不會聽周赫煊的諫言,畢竟誰也冇法預感日本內閣會產生政變。但老蔣很能夠開端不聽勸,等發明日本人無窮度擴大戰事,老蔣的腰桿必定會硬起來,而不是像張學良那樣一退到底。
“事出變態必為妖啊,六帥信賴一貫放肆的關東軍,會變得那麼乖嗎?這是在麻痹你!”周赫煊說。
“你說。”張學良點頭道。
“也就是說,現在的東北四省,起碼另有20萬可戰之兵,一旦戰役打起來,還能從華北調10多萬精銳歸去,”周赫煊問道,“日本關東軍的兵力又是多少?”
周赫煊無法地說:“六帥,那我就先走了,等關東軍完整占據瀋陽後,我再來勸你,但願你不要一誤再誤。對了,你最好把瀋陽銀行裡的真金白銀轉移,免得被關東軍白撿了。”
周赫煊勸道:“就算完整放棄西北,再放棄一部分華北地盤,那也隻是兄弟鬩牆。而落空東北,則是喪師辱國,孰輕孰重,請六帥三思而行。”
周赫煊問:“瀋陽有多少兵力?”
“40萬,但有十多萬屬於屯墾軍,這些兵士都是老弱病殘,跟農夫冇有太大辨彆,”張學良說,“奉軍精銳大部分在華北,留在的東北兵士以處所守備軍隊為主。”
“六帥,前兩次是我太打動了,冇有把事情說清楚,”周赫煊儘量讓本身的語氣變得輕鬆遲緩些,“我們明天不提出兵與否,先來會商目前的局勢,能夠嗎?”
“不當,不當,”張學良連連點頭,“回擊隻能給關東軍持續出兵的藉口。這十多年來,日軍多次出兵東北、天津和山東,隻要中方讓步讓步,他們都會自行撤退的。即便要痛擊日本人,也需求等華北地區穩定下來,到時候再戰不遲。”
張學良道:“關東軍得不到日本內閣的支撐,他們是冇有久戰之力的,起碼軍事補給就有極大困難。你發起搬家兵工廠的打算,我幾次思慮後感覺屬於良策,隻要關東軍冇法獲得彈藥補給,他們就冇有擴大戰事的才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