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垂髫年(1)[第2頁/共6頁]

楚王商道:“曆代變法,無不是人亡政息。不想秦國新君有如此宇量,我本覺得秦國自此變因為新舊兩法動亂,現在看起來,秦國隻怕會成為我楚國的大患。”

更有能夠,是有人盜走公主,又害死女桑,嫁禍女桑。隻是這女桑自此今後,消逝無蹤,連屍首也找不到,更勿論其他。

向氏本已因難堪產,又逢大喜大怒大寒大暑,自此大病一場,血下不止,險險要一命嗚呼。卻因為牽掛著女兒,便掙命活著。太醫診過無數這類的產婦之病,這等血崩十有*,難捱疇昔。不想向氏看似比誰都衰弱,然生命力倒是極強,幾番瀕死又活過來,過得一年多,竟垂垂越來越好,也不由稱奇。

此時他正在莒姬房中,莒姬忙問:“大王如何有此歎?”

各國均是此例,秦國又豈能有所竄改。

昭氏、屈氏、景氏、靳氏等,皆為羋姓分支,楚國雖對周天子不甚臣服,但是在“分封親戚、以藩屏周”這一點上倒是學了實足,現在周天子的姬姓之國皆已寥落,但楚國卻仍然是由羋姓分支主政朝堂,這亦是楚國覺得高傲的事。

這七雄中,隻要北方的燕國,還是召公以後的姬姓之國;南邊的楚國,自主國以來便不太臣服,與周天子屢有摩擦,而後更是自主為王,據大江以南,雖以周天子之威,也無可何如;山東齊國,雖是當初的封國,但國君卻已經不是初封時的薑氏,而是被其臣下田氏所代替,此之謂“田氏代齊”;而地處中心的晉國,卻被三家封臣趙氏、魏氏、韓氏所朋分,此之謂“三家分晉”;而最西邊的秦國,原是商朝舊臣以後,素為周室所惡,唯秦朝先人非子為周王牧馬甚為用心,是以準其立國。厥後周平王東遷,舊都為犬戎所據,平王便順水推舟將舊都封與秦人,讓秦人與犬戎博殺,使其兩敗俱傷。

昭陽指著輿圖,闡發道:“當今天下局勢,周室衰弱,燕國在北,與我相隔甚遠且國勢不強,可不必考慮。齊王辟疆任用騶衍、淳於髡、田駢、孟軻等人,皆賜列第為上大夫,近年來齊稷放學士又答覆盛,人才濟濟稀有百千人。而韓國國政出自申不害,但申不害已老,不敷為懼。魏國固然權勢最大,但自龐涓身後,已是盛極而衰。倒是趙國有轉強之勢。大王客歲滅了越國,儘吞越國之地。現在我楚國在各國當中已經是邊境最廣,國勢最強。以臣之見,我等當聯齊而減弱各國,聯秦而管束三晉,取巴蜀為糧倉,待到時候成熟,便可稱霸於天下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