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聯絡記者[第2頁/共3頁]

合上雜誌的一頃刻,她終究瞟了一眼這個記者的名字:TracyGu。

“她複書了!”

又過了幾天,當她差點健忘這回事的時候,一個淩晨,她再度走進辦公室,翻開電腦。在那幾十封未讀郵件當中,呈現了一個TracyGu的發件人。

天哪!當西爾維婭當真讀完這篇專訪,她感受統統就像產生在她麵前,栩栩如生,躍然紙上。

“至於交換的體例,我最等候的天然是麵劈麵的交換,但是,如果您的確如信中所言,來自聞名的倫哥大學,必然身在紐約吧?我則在地球另一麵的東都。看上去,我們見麵冇有那麼輕易,不過,我情願與您保持郵件的相同,也情願知無不言,言無不儘,但願能夠為您的學術研討供應一些幫忙。“

“抱愧,這是我們的核心合作力和知識產權,當然,如果貴刊情願成為我們的會員,我們當然情願分享。”他不但隻字不提,還不忘在專訪的最後打個告白。

西爾維婭決定掌控這個機遇。

看到記者的題目,西爾維婭一樣獵奇,她明天從裘德那兒已經略微見證了他們的資訊彙集才氣,她想看看這個無界天空到底另有哪些能夠讓她更加耳目一新的絕活。

直到放工,她也冇有比及答覆。

回到辦公室,她從速向阿誰郵箱寫了一封長長的郵件。

“看上去是個亞洲女人,真是不簡樸。”西爾維婭在考慮,是否有需求跟這個記者聯絡一下,“畢竟她在采訪現場,或許有更多的質料,並冇有放在版麵裡呢?”

“敬愛的羅西密斯,早晨好,非常感激您的來信。究竟上,在我做過的幾起專訪當中,我最喜好的就是這一篇。不瞞您說,當幾個月前它剛被刊收回來的時候,我和《領航者》雜誌接受了龐大的壓力,因為我們的佳賓埃文斯先生表達出來的觀點有一部分非常有爭議,那段時候,我們收到很多讀者來信抗議,最大的抱怨便是說我們傳播社會達爾文主義,紐約州的一些議員乃至還聯名上書給我們的主編,要求他撤回這一期的專訪。榮幸的是,我們仍然餬口在一個媒體自在的國度......“

“感謝,我們的觀點或許有些過火,乃至有些超前,但冇有乾係,你會返來找我的。”埃文斯最後表態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