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6【隻要儒家,不要儒教】[第1頁/共4頁]

偶像,就是人偶、雕像的意義,最開端隻要墳裡墳外纔有。墳裡的是陪葬品,墳外的是守墓怪獸或將軍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那些大型手辦。

孔聞韶、孔聞禮兄弟,望著那堆被劈碎的木塊,失魂落魄坐在地上不發一言。

年僅十一歲的孔貞乾,就如許被送去都城,拜見準嶽父張延齡。實在是以李東陽外孫的身份,跑去王淵那邊討情,畢竟王淵也算李東陽的弟子。

這小子方纔出縣城,張璁已經動員部下前去孔廟。

張延齡固然被楊廷和論罪,查抄了很多財產,但畢竟太皇太後還活著,不能做得過分度。是以,張延齡過得還算津潤,起碼不愁吃穿,不像汗青上被嘉靖關押十三年再殺掉。

衍聖公本人,也不過才四十歲。

孔家兄弟個人一愣。

洙泗,孔子的講學之地。

孔氏子孫麵麵相覷,禁止也不是,放行也不是。

子思,孔子之孫,相傳為《論語》主編,《中庸》的作者。

衍聖公孔聞韶連聲抱怨道:“我說甚麼?我說甚麼?王相不能獲咎!你們倒好,為了一點銀子,幫著德王藏匿地盤,現在孔家被盯上了吧?”

跑了好一陣,轎伕氣喘籲籲說:“二爺,快到了。”

孔聞禮和庶出弟弟們麵麵相覷,都對這位大哥感到無語,一天到晚隻曉得宴飲耍樂,關頭時候老是當縮頭烏龜。乃至還嫌祭奠太費事,孔家四大祭奠活動,直接分出三個扔給弟弟賣力。

第一次上疏,是在劉瑾弄權期間,要求朝廷減免孔氏稅糧,來由是孔氏子孫又多又窮養不起。

孔聞禮環顧屋內,厲聲嗬叱道:“本日之言,隻許入耳,不得出口,誰也彆出去胡說!”

此時現在,領到聖旨,孔家人都傻了。

轎伕們隻能咬牙加快,抬著孔氏兄弟加快飛奔,把這哥兒幾個抖得七葷八素。

張璁嘲笑:“其一,君無戲言,聖旨都下了,如何收回成命?其二,我就是阿誰進獻讒言的奸臣!”

孔家的四大祭奠,第一祭孔子及弟子,第二祭奠尼山,第三祭奠洙泗,第四祭奠子思。

這些看熱烈的千餘百姓,起碼非常之一姓孔。見張璁要拆他們老祖宗的泥像,這些孔姓小民不但不焦急,反而樂嗬嗬等著主宗吃癟。

此次上疏就很詭異了,衍聖公竟把本身的權力,分出四分之三給弟弟和族人。要麼是孔聞韶想偷懶,要麼是被弟弟們奪權,歸正不管如何劉瑾都批準了。

此人一輩子,隻上疏過兩次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