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沈氏歸省,也都是帶著青城和三個女兒單獨前去,恰好洛景航以軍務繁忙之故,鮮少會去沈家。
可內心如何就那麼憋屈了!
老太君悶聲道:“哼!你現在曉得急了,沈氏是你八抬大轎,三媒六聘娶返來的端莊老婆,我且不管你與傅姨娘之間的膠葛,自古嫡庶有彆,一個姨娘豈能騎到正室頭上來!這些年,你到底方向哪頭,你本身內心清楚,眼下你老婆有和離之心,你起碼趁早撤銷她這個動機,彆忘了,沈家手裡但是把握了半其中洲的軍火!彆說是沈氏已有三十出頭,她如果然與你和離了,保不定還能再醮一個好人家!”
沈家的女兒,向來都不愁嫁。
洛景航向來都冇想過沈氏會主動提出和離?
五年前傅氏三十歲生辰,按著端方,她一個妾室是冇有資格大辦的,可洛景航顧恤她,整整籌辦了三十大桌,那一次沈碧霞冇有置啄。
沈家的女兒夙來心大,胡塗時不免胡塗,可一旦決定了某件事,翻臉比誰都快。
和離一事豈是她想離就離的?
老太君見他似怒似癡,又道:“你可想清楚了?是抬了傅姨娘,還是留下沈氏?這封信幸而被我反對的及時,不然正要寄到了親家手裡,你覺得另有迴旋的餘地?”
【流光最易把人拋。】
有一年,燕京鬨瘟疫,國公府也遭了殃,洛景航陪著病中的傅氏幾天幾夜,卻對發熱的正室不聞不問,沈碧霞未曾抱怨過。
洛景航手裡的信箋被他揉成了褶皺:“這件事多謝母親留了心眼,她.....沈氏是我的老婆,就算如蘭成了平妻,也竄改不了這個究竟,兒子再去跟她說通說通。”
想都彆想!
“.......女兒與夫君已無交誼,遂酌情講求,望父親派大哥二哥來燕京一趟,見證和離事件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