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離俗覽第七(2)[第5頁/共5頁]

魏文侯弟曰季成,友曰翟璜。文侯欲相之,而未能決,以問李克,李克對曰:“君欲置相,則問樂騰與天孫苟端孰賢。”文侯曰:“善。”以天孫苟端為不肖,翟璜進之;以樂騰為賢,季成進之。故相季成。凡聽於主,言人不成不慎。季成,弟也,翟璜,友也,而猶不能知,何由知樂騰與天孫苟端哉?疏賤者知,親習者不知,理無天然。自但是斷相,過。李克之對文侯也亦過。雖皆過,譬之若金之與木,金雖柔,猶堅於木。

凡治國,令其民爭行義也;亂國,令其民爭為不義也。強國,令其民爭樂用也;弱國,令其民爭競不消也。夫爭行義樂用與爭為不義競不消,此其為禍福也,天不能覆,地不能載。晉文公伐原,與士期七日。七日而原不下,命去之。謀士言曰:“原將下矣。”師吏請待之,公曰:“信,國之寶也。得原失寶,吾不為也。”遂去之。來歲,複伐之,與士期必得原然後反。原人聞之,乃下。衛人聞之,以文公之信為至矣,乃歸文公。故曰“攻原得衛”者,此之謂也。文公非不欲得原也,以不信得原,不若勿得也。必誠信以得之。歸之者非獨衛也。文公可謂知求欲矣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