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五章 獨立王國[第2頁/共4頁]

賣力組建、管領海軍的彭玉麟,一向在曾國藩麾下作戰,卻終究和曾國藩齊名,啟事就在這裡。

他又一次微微遲疑,關卓凡又一次搶了話頭:“不過,我曉得,你和曾湘鄉,都有不得已的苦處!”

這幾句話聽在耳中,彭玉麟心頭一熱,說道:“謝王爺體恤!不過……”

彭玉麟微微遲疑,他曉得,接下來的話,出入之間,乾係極其嚴峻,一個字都不能說錯的。

*(未完待續。。)

長江海軍,脫胎於湘軍海軍。而長江海軍之設,最首要的目標之一,就是安設湘軍海軍的“有功員弁”。

關卓凡點了點頭,說道:“雪翁,你和曾湘鄉不輕易!我曉得,即便設立了長江海軍,仍然是僧多粥少的――崇銜大員太多,缺分又太少,隻好‘大銜借補小缺’,‘提、鎮借至副、參、遊止,副、參、遊借至都、守止,都、守借至千、把止’。”

這實在也出於曾國藩、彭玉麟的經心設想,以包管長江海軍的獨立性,使外來之人,冇法進入長江海軍,分薄湘軍的缺分。

就是說,根基上,曾國藩、彭玉麟把長江海軍搞成了湘軍的“獨立王國”,針插不進,水潑不入。

為了包管這個目標之達成,曾國藩、彭玉麟擬的長江海軍將弁任用軌製,近乎荒唐:長江海軍的副將、參將、遊擊出缺,此中七成,要從長江海軍將弁中題補,殘剩三成,才由兵部遴派。都司以下出缺,則全數由長江海軍提督從長江海軍職員中遴選。

官文冇有想到的是,他的奏摺,不但讓曾國藩警戒起來:必須未雨綢繆了;同時,也給了曾國藩對應的靈感。

新組建的“長江海軍”,是朝廷的“經製”軍隊,就是說,打完了仗,也不必裁撤的。

關卓凡微微一笑,說道:“以是,雪翁,我獲咎說一句,設立長江海軍、安設湘軍海軍有功員弁的門路,怕是事倍功半,兩端不奉迎吧?嗯,雪翁,我倒有個主張――我們來做一筆買賣如何?”

他在半晌之間,做出了決定:對方既然已經挑瞭然話頭,本身就要用示人以誠的姿勢,正麵應對,不能再拐彎抹角,左閃右避。不然,拖得了一時,拖不過一世,對方就算這一次放過了長江海軍,亦難保不會在公開裡抓緊行動,終致“覆巢之下無完卵”之不堪結局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