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了一想,沉吟著說道:“嗯,那是道光十六年的事情。”
“再見之時,陶文毅請季高居上座,季高如何肯?陶文毅說,‘賢弟當坐此位,他日名位,必在我之上。’”
頓了一頓,說道:“以後,季高去安化,赴長沙,但是,少雲是一向帶在身邊的。”
“文章西漢兩司馬,經濟南陽一臥龍”,是左宗棠的自許,他自號“今亮”,向以“當代諸葛亮”自居的。
郭嵩燾搖點頭,欣然說道:“我那裡算是甚麼朱紫?”
頓了一頓,說道:“這副楹聯,陶文毅大為激賞,必然要見一見。這支如椽大筆,到底出自何人之手?”
陶少雲,“少雲”為號,名桄;左慎娟,“慎娟”為字,名孝瑜。
*(未完待續……)R1292
關卓凡拱了拱手:“六哥,各位,下邊兒的話,好歹替我瞞一瞞。”
“是,”郭嵩燾應了一聲,“遵兩位王爺的鈞諭。”
頓了一頓,說道:“就是在這一次,陶文毅為本身的季子少雲,求娶季高的長女慎娟。當時,少雲才七歲,慎娟呢,還小著少雲一歲。”
“兩年後,道光十八年,季高第三次會試落第,終究完整絕了考場進身的念想,踐約赴兩江就陶文毅的幕府。”
郭嵩燾哈哈一笑:“齊東野語,哪有此事?”
許庚身想到郭嵩燾和左宗棠之間的恩仇糾葛,不由悄悄悔怨,趕慌亂以他語:“筠翁,我傳聞,左季高到了兩江總督衙門,陶文毅訪問過左季高以後,把他擺在第宅裡整兩個月,未加一語,以此摸索左季高的氣度氣度,到底何如?左季高終究耐不得,拂袖而去,陶文毅得報,‘蕭何追韓信’,襪子都冇有穿好,光著一隻腳,就追出了轅門――可有此事?”
文祥感慨道:“陶文毅慧眼!左季高平生功業,皆起始於這一次的風雲際會!”
郭嵩燾淺笑道:“陶文毅如果活著,也當引琢如為知己!”
“一見之下。真恰是白首如新,傾蓋仍舊,陶文毅當即引左季高為知己!”
說罷,微微一笑,說道:“陶雲汀異日之言,本日約莫是應驗了。”
陶潛,即陶淵明,世稱“靖節先生”。至於他是不是陶澍的遠祖,嘿嘿,那就誰也不曉得了。
關卓凡淺笑道:“這個,筠仙是最體味的――筠仙,你就給大夥兒講講!陶、左二位這段淵源,和本日我們要議的鹽務,也很有關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