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 姊妹花[第2頁/共4頁]

養心殿後的芳齋堂當中,公然遵循懿旨,在堂上和堂下都擺結案子,相距不到十步。

“就是把每天的新奇事,印在一張大紙上,拿到街上去賣。買到的人,非論喝茶用飯的時候,都能夠用來打發時候。”

他說的這件事,是一家“成記”報館。有一回,南洋的漁民,抓到了一隻特大的海龜,身長達七尺之多,一時顫動。當時各家報館,都在南洋派有記者,紛繁把動靜發了返來。第二天報紙出街,彆人家印的,都是“抓到一隻玳瑁”,也就是海龜的意義,恰好成記報館印出來,是“抓到一隻烏龜”。

“那鬨笑話了,”慈禧太後失聲笑道,“這可不是一回事兒。”

這個叫做和碩敦柔格格,卻不是文宗所出,而是恭親王的次女。敦柔格格自小在宮中收支,慈禧極是愛好,到了祺祥政變以後,便乾脆向恭王要了過來,養在宮中,當作公主對待。小天子同治跟這個姐姐的豪情最好,一天看不見就要找的,不管到那裡,都是形影不離。

慈禧太後的重視力,公然被他引了返來,獵奇地問:“訊息紙,又是甚麼?”

關卓凡看著笑得花枝亂顫的慈安,內心一動:一向冷傲於“懿貴妃”的麗色,現在才感覺,本來這位二十五歲的東宮太後,生得可也挺俊啊。

*</dd>

“你在上海的時候,可也聽戲啊?”

“正因為電報高貴,以是發報的時候,大師都格外考慮字數,”關卓凡笑道,“香港有一個‘報館’,專門印訊息紙的,為了惜字如金的原因,還鬨出過一樁笑話。”

但如果答不上來,“洋務專家”的形象,難道要大打扣頭?想來想去,急中生智之下,竟然給他想到了一個說法。

“太後說得極是。”關卓凡笑著說,“成記報館的主編,天然大怒,親身跑到電報局去,發一條電報,責問自家的阿誰訊息員。因為要省字數,以是一共隻寫了十個字,一時在香港傳為笑談。”

“對了,”慈禧抓住了這個話頭,開端契入閒事,“關卓凡,你說電報這個東西,究竟是如何一個事理呢?比方上海到姑蘇,兩百裡地,為甚麼銅線一架,便能夠轉眼即至?”

“是,疇前是兵戈的時候多,自江寧返來今後,又是辦洋務的時候多。上海縣城裡的戲園子也不大,倒是租界裡頭的戲園子,既大又標緻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