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再見,懿貴妃[第1頁/共3頁]

關卓凡終究聽懂了!她現在已不是疇前阿誰朝不保夕,整天要“提心吊膽”的懿貴妃了,而是垂簾聽政,手握生殺的太後,具有無上的莊嚴。紫禁城中,宮禁森嚴,她不會答應那一段私交,危及到本身的職位和莊嚴——快意洲的舊事,再也不會重演了。

“這一回,你的功績不小。”

“你立了大功,朝廷也不吝犒賞,今後的事,你還是要用心去做。君臣之義,要有始有終纔好。”

“是。”

(感謝方藍和uban的打賞,感謝迷離的催更票,感謝大師投下的chayexs..chayexs.保舉票。)</dd>

費英東與年羹堯,都以膽氣豪壯聞名。隻不過費英東是建國功臣,平生忠心不二;年羹堯固然亦是雍正一朝軍功卓著的大將,卻終以放肆被誅。在旁的人聽來,慈禧的這句話裡,有鼓勵,有誡勉,是一句很恰當的話。但在關卓凡聽來,太後的這句話,彷彿還另有深意。

這段日子,關卓凡當差當得極其努力,每天不到傍晚,家裡都見不到他的身影。白氏曾經半真半假地調侃過他一回,說都城裡頭大大小小的官都算上,他關大人必然是最繁忙的一個。

*

關卓凡,你對我的好,我已經酬謝了你,從今今後,我們重新再來。

“也罷,我不勉強你。”恭王歎了一口氣。能辦洋務的人才,已經是很稀缺了,而又能辦洋務又是本身親信的人,約莫隻要這個關卓凡一個。“今後甚麼時候想來,跟我回一聲。”

顛末這麼一段,恭親王按例每天下午到衙視事,關卓凡也按例東串西串,但他串得最多的處所,是“英國股”和“法國股”。

正中一個小小的禦榻上,坐著六歲的同治天子,裝束得整整齊齊,一件小龍袍,精美稱身。小天子雖也極力擺出一副正襟端坐的模樣,但兩隻烏溜溜的大眼睛,卻在矯捷地四周亂看,煞是風趣。

至於轉文官,那是遲早的事,不過,不是現在。

“你的膽量大,這是功德,隻是要用對處所。”紗屏前麵的慈禧,深深地看了他一眼,“你要學費英東,不要學年羹堯。”

暮暑已去,秋涼漸起。

“嗯,你昂首說話罷。”

朝廷跟洋人打交道,本來一向是由禮部和理藩院出麵的,即是把列都城視為“番邦”。直到總理事件衙門設立,纔算是開端承認與各國之間的劃一職位。這裡是陳腐帝國向天下翻開的第一扇視窗,是自強活動的中間,是洋務活動的肇端,是踐行“師夷之長以製夷”的處所,是將來統管互市、海防、關稅、路礦、郵電、兵工、同文館、調派留門生等事件的“天下第一部”。關卓凡對這裡有一種莫名的親熱感,不知為何,總感覺隻要坐在這裡,就能夠觸摸到百多年後的一絲氣味,彷彿離本身穿越之前的阿誰期間,近了一點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