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漢人相反。已程不國人,點頭以示反對,點頭則示附和。若非萬震熟知南海諸國風土情麵。猛見老王點頭,誤覺得不欲互市。則此行休矣。
“此事易耳。”老王血氣翻湧。止住咳意,沉聲言道:“取圖來。”
“敢問大王。若得此島,我主該當如何。”萬震不答反問。
“此島,與黃支國,隔海相望。若能為我主所用。何愁身毒不滅。”事不宜遲,萬震遂取薊王敕令,謄寫國書。
話說,已程不國王位,乃兄終弟及。老王沉痾纏身,恐不久於人間。遣子入侍,既免兄弟奪嫡,禍起蕭牆。又得大漢策封,江山永固,外人再不敢覬覦。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。
翌日,萬震並海市令,踐約而至。已程不國王宮,因其宮殿七重,為鎏金銅瓦圓頂。日升日落,金碧光輝,百裡可見。故後代俗稱“銅宮”。
“主公隻命我等與之互市,並未言及內附之事。”海市令言道。
與老王商定機宜,萬震並海市令,滿載而歸。
電光石火,萬震已想通統統。便又問道:“敢問大王,遣何子入侍。”
海島亦有米飯。米澤微黃,以手抓食。將飯菜盛於盤中或芭蕉葉上,輔以各式小菜,澆豆湯或椰(雞)肉汁,拌飯入口。
換言之,已程不國,看似風平浪靜,實則亂象已生。老王雖身染沉珂,命不久矣。然卻並未,人老昏聵。趁尚能治國,欲借外力,安排後事。
試想,若遣先帝之子入侍,王位自當傳於嫡子。若遣嫡子入侍,便成心還位於兄家子。萬震必有此問。然老王卻答,尚不決奪。足見,情意未決。亦或是,心生顧忌。不到穩操勝券,不等閒透露心機。謹慎如此,亦可知大禍臨頭。
見萬震不語。席間一時落針可聞。雖不聞二人私語,然必茲事體大。與會世人,皆老王肱股親信,亦或是心頭所愛。焉能不解其意。
老王不在朝上談及國事。反設宮宴,接待漢使。
不管何種好菜,胡椒乃是必備。
如萬震所料。列席晚宴,皆是王室、近臣。大將軍一係人馬,並未與會。此乃王傢俬宴,外臣不人,亦合情公道。無可指責。猜想,老王在位多年,宮中未遭賊臣介入,性命尚可保全。
事不宜遲。唯恐晚宴密約,被故意人所知。老王與萬震商定,三今後,互換國書。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比起百官列席,人多眼雜。王宮晚宴,範圍可控。且與會者,必是王室成員,亦或是國王近臣。當可暫避耳目。更加席間私語,不入三人之耳。老王此舉,自有深意。然世無不通風之壁。保密不過遲早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