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上,在汗青的長河中,具有先發上風的諸夏帝國。從未落空,對雅魯藏布江,全流域的掌控。直至產業文明代替農耕文明。
因而,文明的牴觸與融會,便在雅魯藏布江與恒河交彙之處,幾次上演。
牙門八將,守備大營四門。隨演武決勝,立名四海。皆是萬中無一,少年豪傑。此次遠征,亦是博取功名之機。
雅魯藏布江,古稱央恰布藏布,意為“從顛峰流下之水”。發源於喜馬拉雅北麓,傑馬央宗冰川。經藏南入印度,藏南境內,稱底杭河或香江。並於藏南巴昔卡四周,印度阿薩姆邦境內與其他兩河合流,稱布拉馬普特拉河。流經孟加拉國,又稱賈木納河,於瓜倫多卡德與恒河彙合,構成恒河三角洲,最後注入孟加拉灣。全長近七千裡。
“啼粉流清鏡,殘燈繞暗蟲”,“衣香猶染麝,枕膩尚殘紅”。
作為保護初火的帝國。漢文明圈,此時更是根深蒂固,枝繁葉茂。
於薊王而言。得竹隅女國,山南諸國,便如同西域諸國。皋牢內附,水到渠成。若增開山南都護。與嶺南都護,東西合圍。三南半島,身毒半島,歸於漢土,指日可待。稍後,賜支都護府,改立梁州。三南半島,立為寧州。身毒半島,立為豐州。分封子嗣,足矣。
標兵來報。轟隆川,明日可達。
“夫君切莫粗心。”上元柔聲道:“竹隅女王,亦出仙門。”
“回稟夫君。”雲華先言道:“傳聞,竹隅女王,曾入瑤池仙會。險為墉宮之主。”
行軍足月,則立大營。兵車營地,全數展開。軍市亦對將校軍官開放。
無怪上元,諱莫如深。竹隅女王,與西王母國,早有淵源。比方東女國風俗:女王若死,國中多斂款項,動至數萬,更於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。大者為王,其次為小王。若大王死,即小王嗣立,或姑死而婦繼,無有篡奪。
五十二王駕營房。
“夫君?梁、白二美人,攜雲霞諸姬,已候多時。”上元步入中帳。孤陰不生,孤陽不長,交通成和,萬物化生。過猶不及,皆非人道。
川上高阪,立有行營。遍插三足烏旗。恰是竹隅女王營地。
“也好。”薊王欣然落筆。由上元等人奉養,沐浴換衣。入後帳寢室。
此亦印證,無人可長生不死。西王母亦如諸夏仙門,需曆存亡瓜代。
據此可知。東女國,王位擔當製,非傳嫡女。而傳王族“令女”。王族若無令女,則“姑死婦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