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書令擬詔,著令漠北都護府將兵長史竇賓,將兵處置田疇,並門下西曹掾徐庶,統帥各部兵馬,討平長城賊亂。統統用度,皆由都護府支取。凡有所獲,五五之數。”

“臣等,願效犬馬之勞。”北使異口同聲。

仿市舶寺,薊商會。薊王又在陽港雙市,另起“外商會”。凡入會胡商,皆可享有類比薊商的諸多便當。如買賣宅邸,開設戶頭,諸如此類。而後便可入買賣所,以包管轉賬的體例,交割貨款。

何如長城沿線,鬍匪猖獗。

此乃,期貨雛形。

東孝西直。何必多言。

居延外道商賈,先前多擇五阮關出境,東進薊國。現在自北地郡,便早早入關。長城表裡,鬍匪為禍日烈。所幸有奢延鮮卑屬國,守備上郡。外線商道通暢無阻。獨一不便,需繞行洛陽,再北上薊國。

因而乎,陽港雙市,商賈雲集。薊王未雨綢繆,先行興建之買賣所。遂成大宗商品最好貿易地。

薊王出錢,各部著力。戰役得利,二一添作五。北使各個喜不自禁。

少頃。三郡烏桓使、四郡亡胡使、十二姓高車使、十四部鮮卑使、南匈奴使,齊聚靈輝正殿。

北人,便是北胡。薊國去漢胡,隻稱向化。北胡亦改北人。入籍便是薊人。北人使節,俗稱“北使”。與之對應。亦有“南人”及“南使”。倭人亦改稱“瀛人”。

百官皆各司其職,不在王都。唯肱股重臣在列。伴駕入宮不提。

“臣,願往。”不等門下督鄭泰、門下主簿孫乾奏對,便有人長身而起。

“且長城沿線,橫貫東西。萬裡之遙。鬍匪來去如風,居無定所。亦難催討。”左相崔鈞,起家奏報。

感激第152位舵主:『虛空之劍』。

薊王此舉,自有深意。

四方都護府,乃輔漢幕府所轄。

徐庶之心,薊王焉能不知:“若能一戰討平,定邊郡十年無亂。待班師回朝,當與奉孝同領二千石俸。”

------題外話------

“免禮,賜座。”薊王和顏悅色。

“長城表裡,鬍匪猖獗。常襲擾來往商隊,阻斷互市。孤欲發兵滅之。諸位覺得如何。”薊王開門見山。

久而久之。買賣所中,類奸商之“新中販”,應運而生。新中販,便是中間商。藩商可按時價,將所攜貨色賣與中販。中販再轉手賣出,賺取不菲利潤。

很多商賈遂擇陽港雙市,將所攜西域商品售出。輕裝出行,待抵薊國,再大肆發賣名產,僦船洛陽,而後車隊西行。絲路北線商賈,過奢延屬國,仍走居延外道。南線絲路商賈,則走外線河西走廊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