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便是我大漢風骨。
皚皚群山,如詩如畫。放眼望去,滿陌生輝。
野徑無人問津,偶有野兔自雪堆竄出。拐過一個大彎,視野驀地開闊。犬牙交叉,似要抬頭對撞的群山,忽退避三舍。入目峰巒迭翠,群峰環繞。周遭百裡林海茫茫,穀地一片素裹銀裝。帶路獵戶言道,麥積山,便藏在群山環繞當中。
“大哥。”換了身簡便戰袍的關羽,亦參加中。
李儒旁若無人。荀攸悠然得意。田豐、沮授,亦麵色如常。君臣密切無間,其樂融融。天南海北,高談闊論。所出皆口語,又多摻鄉音俚語。便是赳赳武夫,出身草澤,未曾飽讀詩書亦不誤閒談。軼聞野趣,山海異誌,當真百無忌諱。
“麥積山者,北跨清渭,南漸兩當,五百裡崗巒,麥積處其半,崛起一塊石,高百萬尋,望之團團,如官方積麥之狀,故有此名。”
劉備大悅,遂重賞獵戶。又問平常所需。皆言,常去大震關城,售賣野味山珍,收成頗豐,未曾短了衣食。再問了些本地見聞,便放其歸去。淳淳民風,不過如此。
劉備笑示世人圍攏到篝火旁,各自取食不提。
毗鄰麥積山,有一矮丘。背風暖陽,正適宿營。夏季安營,多選溪穀或山丘,乃因溪穀風大,丘陵高突。積雪皆難以儲存,除之不難。人手一把兵工鏟,很快鏟儘積雪,平整出充足大的一片宿營地。
溪穀積雪漸深,馬車行走不易。加裝雪橇,便可順通暢行。凜冬時節,溪穀冰封。亂石皆覆於積雪,讓常日冇法通行的狹道,非常暢達。當然,前提是能如劉備這般安車駟馬,輕車簡從。還需加裝雪橇、蹄鐵等幫助。
重車深陷雪坑,神仙難救。
斯須。洗去車馬勞累,麵孔一新的諸位謀臣,紛繁現身,長揖入帳。
拆帳裝車,拔營出發。奔赴麥積山。
待前車將積雪輾軋緊密,後車自可順次通行。所謂前車先導,便是此因。不然又何來“前車之鑒”之說。
又行半日,忽見一孤峰拔地而起。約六十丈餘。便是麥積山。
一夜無話。
獵戶好言提示,需防雪盲。劉備早有籌辦。戴“紫琉璃遮麵”,可防雪盲。“遮麵”之服從,類時下常見之“便麵”。便麵,為手扇之一種,矩形,黑漆,有柄,多為藤、草編成,用於障麵。
續加壁爐炭火,擰暗琉璃風燈。撤除素紗中單,蓋好蠶絲錦被,相擁到天明。
薊王貴為王爵,自當食三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