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胡人道狹而厚利。亡胡四部首級,宜當善加皋牢。若能再得五千突騎,遠赴洛陽。車騎將軍無憂矣。”
“太後在上。臣,有一剖心之言,不吐不快。”考慮再三,何苗躬身進言。
正如目睹何進身首異處,董重全無歡樂,反心生驚怖。明哲保身。知懼,方知進退。何車騎,大有長進。
薊王少時發憤,此生不忘。公然是長情之主。
何苗這才覺悟。太後看似授予趙忠高位。實則圈為人質。長樂宮經累次改建,已與南北二宮隔斷,自成一宮。由西園衛,層層恪守,趙忠身陷囹圄(shēn xiàn líng yǔ),插翅難飛。
“此話若出大兄之口,妹自當應允。然二兄並無大兄之能,更無大兄之勢。便是少時居家,捉刀宰殺豬狗,亦力有不逮。故此肺腑之言,出二兄之口。不但無關大局,且頗多膽怯怯懦。大有不敢搶先之意。”何太後斥責道:“先前,大兄權傾朝野,董氏不敢相爭。現在何、董針鋒相對。看似旗鼓相稱,實則二兄已顯孤弱。何況,爭權奪勢,如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若此時讓步,董氏必步步緊逼。一步退,步步退。退無可退時,死無葬身之地也。”
自薊國稻收伊始,國書來往不竭。薊國各級官吏,農夫兵丁,嚴陣以待,如臨大敵。常聞絲路流金。薊國稻穀,穗芒如金,千裡耀目。身逢亂世,民氣機變。江河日下,鼎祚日艱。能有稻香千裡,尤顯彌足貴重。
“太後知之甚祥。”何苗佩服。
薊國營城術,冠絕天下。輔以構造諸器,月起千樓。很多夷人邑落,山高水遠。將信將疑,晚來數月。猛見數千高樓,拔地而起。一時驚為天人。
“自廢帝鞠城兵亂,到大將軍攻殺二宮。黃門死不敷惜,然百官殘落,宗室毀傷。洛陽表裡,怨聲載道。朝政日非,鼎祚艱钜。且鼎足之勢,乃薊王所立。世人勠力,方保大廈不傾。所謂‘孤掌難鳴’,又說‘獨木難支’。薊王曾言,‘覆巢之下無完卵’。故,臣竊覺得。內鬥可休矣。”何苗聲情並茂,有感而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