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此。郭奉孝,鳳凰於飛,終有公論。

試想,不扶養父母,依律便將棄市。刨自家祖墳,又當如何?

更興“舉孝廉”,置“孝悌力田”。以孝行取士任官。

“中原百姓,免遭兵禍,家小得以保全。”陳琳幡然覺悟。再開口,不覺已淚目:“郭奉孝此謀,救萬民於水火也。”

許攸不疾不徐:“郭東曹,鳳凰於飛。奪六合之造化,鬼神莫測之術也。何言禍哉?”

除嘉獎孝行,更嚴懲不孝。不孝罪名,有不扶養父母、毆殺父母、告密及誣告父母、服喪期間娶妻生子,行奸作樂、非議孝行、父母亡,匿不發喪、奸騙繼母、侵辱王杖主等。宣帝時,還公佈“親親得相首匿法”,父母犯法,後代不但不成告密,還需幫手諱飾,不然以不孝論處。

此與薊王一貫行事不符。

“若論民貴君輕。郭東曹此謀,上足救萬民。中能定社稷,下可悅明主。萬全之策也。”司馬懿話鋒一轉:“然鳳凰於飛,明隱連環。明謀王上乎?”言下之意,郭奉孝明知薊王,和光同塵,獨尊儒術。故以“民貴君輕”,孔孟之道,埋冇私心。將薊王,亦明目張膽,算計此中。知薊王必不會晤疑。因而,假“民貴君輕”之名,行“君貴民輕”之實。明為救萬民於水火,實則為薊王謀取江山。

陳琳曾以此為題,書於報端。如何能不灌頂醍醐,大徹大悟:“正因主公與郭東曹,君臣磊落,謹守孔孟之道。故必無疑。”

“猜想,當是如此。”伏完慨歎:“薊王遠在萬裡以外,如何能知關東諸事。薊國六大謀主,皆未出謀。為何獨是郭奉孝?謂‘新出之犢,不懼虎’也。”

“子遠曾言:‘卑不謀尊,疏不間親’。郭奉孝鳳凰於飛,定三家鼎足之勢。合肥侯,不敢過江;史、董二侯,不必相攻。待主公班師,天下縱傳檄可定。然郭奉孝此謀,難道陷我主於不忠不義乎?”陳琳不愧為國秉筆,思路清楚:“少時,盧少保言,天下皆反,唯我主不成。正因我主漢室宗親,豈能自掘祖陵。不肖子孫,豈為人君!”

其二。郭奉孝此謀,若行瞞天過海,薊王不知。可知,雖薊王不欲篡漢自主,然麾下文武百官,早急不成耐。不吝背主謀逆。君臣失和,又豈是社稷之福。

桓典有感而發:“何其急也。”

#送888現金紅包# 存眷vx.公家號【書友大本營】,看熱點神作,抽888現金紅包!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