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代釋曰:“子母印,興於漢,盛於六朝。製印而空此中,納小印其內,如屜。外者為母,內者為子。多作深細白文,母印作‘某某印信’,子印則刻姓名或表字。母印紐作母獸,則子印作子獸,套成如母抱子狀。亦有母印紐作獸身,子印紐作獸首,套合而成完獸者,故一名“套印”。傳世者,有雙套印(即一母一子)、三套印(即一母二子)、四套印(即一母三子)。四套印未幾見。”

事不宜遲。

中堡,瑤光殿。四位謀主,已等待多時。

子母印,乃“套印”之一種。由大小兩個或多個印套合起來的印章。多見於今漢。普通鑄有獸、龜等鈕,大印腹空,小印嵌入腹內,如“母抱子”狀,故稱“子母印”。

饒是西園上軍校尉,小黃門蹇碩,見麵亦先施禮。喜笑容開,喚一聲:少令。

對於風俗了聲色犬馬,繁華繁華的妃嬪宮人而言,更是日夜煎熬,生不如死。正因切身所曆,故對救其離開苦海的何太後,感激不儘,誓效死力。再加西園衛,恪失職守。何太後可謂固若金湯,與先前不成同日而語。

將張讓所述此中關竅,悉數私語右丞賈詡。黃門令左豐,心中再無忌諱。

無妨試想,哀帝崩後,詔令趙飛燕守陵,飛燕當日即他殺身亡。班婕妤充奉園陵,一年後亦病逝,因葬園中。

為何如此?

今漢魏伯陽所著《周易參同契》亦有:“河上姹女,靈而最神,得火則飛,不見埃塵。”之句。後代注曰:“河上姹女者,真汞也。見火則高漲,如鬼隱龍潛,莫知所往。”

賈詡悄悄點頭,又取『虞山鬼母』細觀:“莫非此乃‘子母印’?”

賈詡不疑有他,遂開匣視之。

足見園中蕭瑟,堪比永巷暴室。

賈詡笑答:“不義之財,非我主不成合法其用也。此物若握於張讓、趙忠之手,必生禍亂。由我主代為保管,則可趨利避害。”

“母財來往,皆用『河間姹女』。子錢來往,則用『城上金烏』。”左豐答曰。

直至靈思皇後,天降流火,麒麟送子,西園才漸有轉機。今少帝繼位,何後母憑子貴。西園自成一宮,愈發凸立於南北二宮以外。三宮大抵呈“品”字形鼎立。南宮擺列在前,北宮與西園,並居於後。故已有園內宮人,稱西園為“西宮”。何太後,尊“西宮太後”。

賈詡手中,倒是罕見之“十一套印”。“一母十子”,典出“虞山鬼母”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