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五日小朝會。已通過二位國相考覈的閔純、耿彧二人,雙雙入殿。

閔純起家答道:“聽聞王上封臨鄉侯時,三百裡督亢,亦是一片水澤。彆無寸土。今桑邱與徐城,城郭齊備,更無水患。城內充足安居,城外皆可辟為良田。前提可稱優厚。我二人當一展所學,為王上牧守百裡國土。”

“兩座空城。”劉備這便看向側席:“二位可願去主一座空城。”

豪傑答曰:南宮文醜。

豪傑再問,若荒山野地,陣勢高突,又當如何?

“有。”耿雍再答:“桑邱城與徐城。”果不其然。

撤村並邑。

薊王命令,修造城邑。以城為軸心,周遭五十裡內村莊,儘數撤去。鄉民皆城居。來往通行,自有舟船車馬之便。

假以光陰,黃金闕必將再被登頂。

薊王宮。

“但說無妨。”

黃金台鼎鼎大名,世人皆知。薊王重修後,便有四方高士絡繹前來。俸祿從百石起,到二千石止,已能滿足絕大多高士之需。與以往縣、鄉、村的分彆分歧。薊國行政體係爲縣、城、邑。百裡一城,五十裡一邑。城與邑,辨彆不過是大小罷了。曾為諸侯都城,亦或是治所,計謀衝要的城池,多是大城。分內裡外三城,反正五裡。而方五十裡的城邑,則遍及表裡二城,反正三裡。大城可容萬戶,小邑可納編戶數千,諸如此類。其他彆無分歧。薊國多水遠洋。陣勢平坦,無通途亦無峭壁。水稻田濕地,便是人造陷坑,可陷人馬。

本來如此。

答曰:築陂通渠,引來死水。

重修黃金台的初誌,便是如此。

何必多問。隻需沿馬蹄車轍,一起向北。便可到達。

“臣,服從!”二人雙雙下拜。正式認主,成為薊國度臣。

但隻此一次。今後政務隻需向二位國相上稟便可。除非城破萬戶,升任千石城令。才氣獲得門籍,逢大朝會時,可入宮覲見。亦或是調任臨鄉、南港,得食六百石,亦可在大朝會時入宮覲見。

“閔君、耿君,皆忠良純厚,飽學之士,頗知北地風土情麵,可堪大用。恰逢用人之際,我等覺得,或可令二人主政一城。由國中調配宿吏幫手,合法適合。”耿雍答道。

左國令士異,命人捧來蜀錦朝服。二人入側室改換,入殿再拜後,自入末席。小朝會又稱常朝。六百石一下或外埠官吏,皆無需參會。二人此次乃為受官,故雖隻食三百石,卻能居於末席。

臨行前,亭卒又多說了句:傳聞,薊王欲仿效南港構造城,鋪設軌路。今後,城邑之間可藉由舫車通行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