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紹持芴進言:“陛下何不賜士燮璽書,令其董督(交州)七郡。比方董侯命薊王,兼督四州之故事也。”
“可。”合肥侯欣然應允。
“如皇上所言。”使者答曰:“交州七郡,五十六邑,計五十萬(500769)戶,二百萬(2074444)口。日南遠隔萬裡,鞭長莫及。然仍有鬱林、蒼梧二郡,可通益、揚。”
“哦?”合肥侯略作考慮,這便心領神會:“大將軍此計甚妙。若士燮奉詔,則為朕所驅。然若拒不受命,又當如何?”
袁氏三傑,南征有功。各有封賞。遣使四方,辟袁氏弟子故吏,齊聚江東。時有南下並西進之意。
東吳使者驚問,薊王子嗣浩繁,諸王子皆有船乎?
“拜見‘皇上’。”先前,史侯併合肥侯,暗結聯盟,欲共分天下。二人拆分“皇”與“帝”。合肥侯稱皇,史侯稱帝。故漢中使者,口出“皇上”。
“貴使所為何來。”合肥侯默許。
江東四郡,計八十三萬(830268)戶,三百四十八萬(3481429)眾。特彆豫章郡,治南昌,領二十餘縣,計四十萬戶,百六十六萬口。丹陽、吳郡,亦各有6、七十萬眾。會稽稍弱,亦近五十萬眾。
“大將軍所言極是。”袁術亦覺悟:“此舉,可比劉焉迎史侯入漢中也。”言下之意,唯有庇護在皇權之下,士燮方能保全。
“我主,正有此意。”使者這便將來意和盤托出:“鬱林接益,蒼梧近揚。二家攻取,合法適合。”
朱符身後,時大將軍何進,遣親客張津為交州刺史。不料張津,舍前聖典訓,廢漢家法律,嘗著絳帕頭,鼓琴燒香,讀邪俗道書,雲以助化,卒為南夷所殺。足見蠻夷凶暴,不平王化乃其二。
使者這便順下東吳,麵陳合肥侯。
所幸劉繇所辟官吏,治政安民,多有建立。大半留任,駕輕就熟。不出三月,四郡悉平。合肥侯征調江東良匠,齊聚秣陵,於震澤排建船台,欲仿造薊式構造船。何如薊國構造術,冠絕天下。民用大舡,尚可一試。軍用大艦,力有未逮。今墨門弟子,悉歸薊國將作寺。墨門絕跡江東,合肥侯故意有力。
漢朝常避楚字。故時人多尊合肥侯“吳王”,稱江東四郡為“東吳”。督造南京,非一日之功。合肥侯暫居曲阿,待南都督畢,再移駕不遲。
曲阿行宮。
“回稟皇上。”使者有備而來:“途徑有二,上可經荊州,下可過交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