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乃桓帝時,襄楷‘詣闕上疏(注①)’。”劉備笑道:“書奏不省。故桓帝未曾得見,然尚書檯卻存留至今。”
“皇天不言,以文象設教”……“殺無罪,誅賢者,禍及三世”……“昔文王一妻,誕至十子,今宮女數千,未聞慶育”……
“竟有此事。”張玉蘭亦是一驚。
所謂圖窮匕見。待看到末端時,忽見一猩紅畫圈。
“病患皆言無病。”大秦聖祭,緩緩逼近:“若真無病,豈會大膽如此,竟去招惹夫君。‘夫龍之為蟲也,柔可狎而騎;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,若人有嬰之者,則必殺人。’常聞‘疏不間親,卑不謀尊’。你卻‘螳臂當車,自不量力’。若不是病,又是何故?”
豐年多禾,莫過如此。
劉備遂與麻姑,升上船樓。立冬後,薊國水稻,已全麵開鐮。上計署六百裡來報。薊國良田,另加千萬官田,今季可得新穀,五億石。以一家長幼計,足可贍養天下百姓。
硃筆禦批。必是,天子。
“夫君,尚書令曹節,遣人送來書卷。”馬氏捧匣入室。
“今,天垂儘,地吐妖,人厲疫,三者並時而有河清,‘猶春秋麟不當見而見,孔子書之覺得異也’。”
“上元夫人,難覓仙蹤。”得何苗密報,簾後何太後蹙眉出聲。
“未見旁人。”何苗點頭。
何後焉能不知懦夫解腕。然就此放棄,心有不甘。孔殷間,忽靈光一現:“速去請守丞,前來一見。”
發賣天下,隻眼可辨,無從冒充。作價三百錢一石。天下皆用薊鈔,時人習覺得常。正因不知不覺間,完成了貨幣兌換,兩漢五銖,逐步退出市場。時人對糧價,已無多少痛感。很簡樸,產出販入,皆用薊鈔。無需忍耐兩漢五銖,貶值之痛。至此,貨幣體係,開端建立。
得左慈手書,張魯震驚之情,溢於言表:“左師命我等,並與板楯蠻反。”
“人要滿足,更要知懼。”說完,大秦聖祭隻手按住喉嚨,將匜中藥液,悉數灌入。
“恰是如此。”劉備一語中的:“上元夫人當比不了三閭大夫。”
所謂對症下藥。自無需施以肉刑。
十裡函園,陽港水砦,三足踆烏號,船宮書閣。
麻姑仙心領神會:“夫君之意,漁父乃是勸三閭大夫,變其法,不易其心。更其言,而誌不改。”
“猜想,必與先前諸事,大有乾係。”張玉蘭略作考慮:“或是行‘緬匿法’。”
匣中竹簡頗重,似是陳年舊物。馬氏捧書上前,隨口問道:“此書何人所作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