饒是奇謀百出的幕府左丞荀攸,亦難推測,顏良竟是阿誰被泰山太守張舉拉攏的琅琊賊酋。而此行目標,是為混入薊國,裡應外合,乘機放火。
送走顏良,劉備不由得一聲長歎。
“回稟主公,臣覺得,此事件早不宜遲。”荀攸答道。
“胡輔改名薦書,實在是一步妙棋。”荀攸又道:“隻需為顏良安一個安妥的出身,世人又豈能生疑。”
荀攸答道:“無妨。本籍分歧於謀生之地。顏良少小離家,流落他鄉亦是常理。且說,隻需待此戰事了,顏良身份當不公自宣。就此與過往一刀兩斷,忠心幫手王上,難道分身其美。”
薊王宮,正殿。
“李代桃僵。”劉備恍然大悟。
“後會有期。”以顏良為首,堂內世民氣有慼慼,紛繁抱拳相送。
“若無他事,我便回宮覆命。三台城百廢待興,恰是用人之際。”胡輔肅容下拜:“諸君,後會有期。”
“謝先生保舉之恩,賜名之義。”顏良抱拳回禮,便又開口道:“不知先生可否再為顏良取一表字。”
顏良雙手接過,支出袖中,這才起家。身後五人亦隨之站起。
“該當如何?”環顧群臣,劉備開口。
見二位國相併未答話,荀攸這便起家言道:“將計就計。”
“顏良身份已破,如何將計就計?”劉備問道。
“今後凡是用到鄙人,便可到學壇來尋。”將將口出,胡輔又笑著擺手:“哦,實不相瞞,王上因我保舉校尉等人有功,已破格汲引為三台城長,隻需沿南易水逆流而下,不日便可到三台城下。”
屏退擺佈,胡輔自居上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