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人並未趁亂逃脫,而是悄悄暗藏下來。
話已至此。阿素終道出心結地點:“鐘存皆知,乃我燒當送親步隊。今張校尉領兵西去,難道禍水東引。”
若無三千把“兵工鏟”,如何能在短時候內,堆出一道數百丈之長的冰雪障壁。
“敢問校尉,天寒地凍,可否喝酒一杯。”便有隊率問道。
羌騎一驚,漢話脫口而出:“你是何人!”
“喏!”
阿素又問:“先前戲丞為鐘羌指路,不擔憂張校尉安危否?”
肉乾就酒,越吃越有。
王庭羌騎,亦奔馳半日。又掃雪搭篷,待打理好統統,倒頭便睡,如何能起。
“然也。”阿素咬牙點頭。
羌渠大驚失容。再看張飛身後。何來長長一道冰雪障牆,竟橫斷山穀!牆上舉火如龍,立滿兵士。疾行半日,人困馬乏,如何能戰。因而撥馬便走,出一箭地外,草草安營。
所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少時,薊王劉備仿照後代軍用全能鍬打造的“巧工鏟”,經將作館改進,已更新數代。稱“兵工鏟”。攻防兼備,巧用百功。故又被兵士稱為“鏟盾”。
斯須,火線標兵快馬回報:“左邊穀道有碳灰!”
見羌騎三三兩兩,上馬掃雪搭帳。障上成律歸,附身問道:“校尉奇襲否?”
見兵車重又堵住缺口,為族人戒備的羌人標兵,亦不由鬆了口氣。
已取下披身大華氈的阿素,不由發問:“戲丞先前假扮‘豪夫’,不恰是調虎離山之計也。現在羌騎傾巢而出,王庭隻剩老弱,何不趁機逃脫?”
“本來如此。”阿素喃喃低語。斯須,這便覺悟:“薊王設反客為主之計,便是要平百萬鐘存。”
智如戲誌才,又豈能不知:“貴女但是憂心,我設此謀,乃是引鐘存與燒當爭鬥。”
戲誌才笑道:“如貴女所說。臨來時,我已快馬去信大震關。算算光陰,主公或已距此地不遠矣。王庭羌騎雖走,然西傾山中卻漫衍大小種落無數。按羌人風俗,不得女豪之命,無人可變更種落一兵一馬。為防萬一,故暗藏王庭,覺得策應。”
心中一動,戲誌才遂笑答:“此乃,置之死地而後生也。”
雞飛狗跳,牛羊亂叫。
張飛笑道:“皆飽食熟睡。雞鳴時分,與我奇襲敵營!”
驟見火光。正映著雪色亮光,縱馬疾走的王庭羌騎,紛繁勒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