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穰亦慨歎,漢家待我何其厚。
凡有郡國守相,未能明察,或多有放濫,乃至為大姓彰目諱飾。皆免官下獄。兗州郡國,望風去印。
王允號王佐之才。焉能不知,關東大地,關鍵地點。話說,關東豪右大姓,兼人並土,把持江山。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自光武複興,二百年積重使然。先前,吏治尚存。仍時有忠臣義士,披肝瀝膽,以死相搏。故朱門大姓,不敢儘情。尚知收斂。更加寺人擅權,把持朝政。為天家忠狗,豢養無數虎倀鷹犬。多有豪強大姓,因與寺人爭權奪利,而滿門橫屍。更有如勃海王劉悝,身故國滅。因而,外戚、寺人、士族,三足鼎立,相互掣肘。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各有勝負。無有一枝獨秀者。
試想,先前合肥侯命二袁,大肆賣官。關東吏治廢弛,可想而知。《抑兼併令》既出,郡國守相,不監守自盜,已是萬幸。如何能明查察之。
鄙諺謂“得人財帛,與人消災”。事若不成,還需原數償還。此乃為官之道也。然王允卻言,不義之財除外。伏完久曆宦海,宦海沉浮。至今尚不得其解也。
其企圖,不言自明。
王允笑道:“但收無妨。”
王允又道:“我已傳語孟德,無真憑實據,萬勿濫殺。君侯,當佐之。”
不出薊國謀主所料。
特彆《抑兼併令》,“田租畝四升,戶出絹二匹、綿二斤”,“無令強民有所埋冇,而弱民兼賦”。乃至舉州震驚。
首當其衝。入豪強塢堡,盤點人丁、田畝。
伏完難掩憂心:“今關東初定,民氣不穩。曹孟德苛政嚴法,恐激民變。‘下觀秦之以是滅者,嚴法刻深,欲大無窮也’。”
少時,薊王隨恩師南下平亂。詰責豪強黃穰,我家待你如何。
聞伏完深夜到訪,心知事大。桓典遂起家下榻,整衣出迎。
王允撫掌而笑。
“隻是,隻是……”伏完,欲言又止。
見伏完仍未覺悟,王允遂私語相告:“合肥侯雖遠走江表,然關東殘黨猶存。宜借孟德之手除之。”
伏完目瞪口呆:“卑賤,‘兩豆塞耳,不聞雷霆’也。”
窺其心誠,並無貳心。桓典遂以親信之言相告:“君侯不聞孫破虜,‘義販飛雲’乎?”
逼急,舉家逃回。吊橋高懸,斷絕表裡。
至此,重重加身桎梏桎梏,自上而下,悉被突破。再無掣肘的豪右大姓,如大水猛獸,伸開血盆大口,享用這場季世狂歡,貪吃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