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子年幼,甚賴呂貴,待之如母。聞天子先前,曾私語董重,為食母呂貴,求封湯沐邑。”禁中隱蔽,不料曹孟德竟悉知:“然憑董重一人之力,如何能成此事。”

如何才氣,心想事成。必定“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”。

程昱所謂,此計比方劉景升,亦是療饑附子,止渴鴆毒。

聞此言。荀彧眼中憂思,一閃而逝。

此亦是『反·假道滅虢』計之,兩重殺機。

昔晉大夫荀息,“請以‘屈產之乘’,與‘垂棘之璧’,假道於虞以伐虢。”於曹氏父子而言,授予劉表“並督交、揚、益三州,委以東南,唯其所裁”之高位,又何嘗不是授以“屈產之乘”並“垂棘之璧”。時晉國攻滅虞國,從國庫中取回垂棘之璧,又從廄中牽回屈產之乘。物歸原主時,“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:‘璧則猶是也,而馬齒加長矣。’”

弄臣,乃指帝王所寵幸狎玩之臣。位居閒職,身無大用,卻深得天子寵幸。對其言聽計從,亦屢見不鮮。

“董重乃天子弄臣,由其進言,確有奇效。”曹嵩言道:“我兒當,如何說之?”

比方:“(張)蒼之免相後,老,口中無齒,食乳,男人為乳母。妻妾以百數,嘗孕者不複幸。蒼年百不足歲而卒。”

謂世風日下。後代更有食母與養子私通,“蒸母生子”,穢亂宮廷。

此乃機謀。以機謀私也。

魏晉時,食母乃至成炫富之用。《世說新語·汰侈》有載,王濟以人乳喂小豬,然後蒸熟,請食晉武帝。晉武帝覺豬肉非常鮮美,一問之下,知竟是人乳豢養,遂憤而離席。

垂棘之璧,無缺無缺。獨一所憾,不過是馬齒徒增罷了。晉一舉滅虞、虢二國,卻分文未動。寶馬美玉,不過暫寄於虞國君,府庫槽頭罷了。

薊王曾言。荀彧之智,可與六大謀主,“賈李和優”、“八分田沮”、“四通才達”並列。乃至,比四通才達之荀攸,略勝一籌。何如不能為薊王所用。

食母,倚仗天子權勢,興風反叛,亦屢見史載。如安帝食母王聖,與大將軍耿寶、中常侍樊豐、侍中謝惲等勾搭,廢太子,逼太尉楊震,飲鴆他殺。

倍思前後,曹嵩笑讚:“這模樣將所言。亂世之於我兒,如魚得水也。”

程昱能窺破,撤除深知荀彧為人,亦因本就悉知曹氏父子心中所謀。謂“知己知彼”是也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