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公當知。袁術渡江,竊據淮南,乃為扼斷大江。故江夏、廬江、九江、廣陵四郡,缺一不成。”

不料荀彧,欲言又止。

曹操心中一動:“莫非,文若亦無,萬全之策。”

曹操亦問:“文若,果有定國之策乎?”

先前。薊王南征林邑。將益州南中、荊州荊南、並交州嶺南,合稱“三南”。三南,山川相連,民人流竄。種輩所出,多有連累。而益州牧劉焉,並荊州牧劉表,皆出宗室。雖分奉二主,然畢竟,同氣連枝。

曹操舉棋不定,遂看荀彧。

“願聞其詳。”程昱謙虛求問。

“袁術、呂布、陶謙,何所為?”曹孟德,必有此問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程昱心生佩服,又問道:“既如此,遺患何來?”

不料荀彧,語驚四座:“二袁欲擊劉表。”

諺所謂“輔車相依,唇亡齒寒”。莫過如此。二袁若分占荊州,長江防地,占儘上風。順下擊徐,毋論陶恭祖,亦或是呂奉先,皆難與敵。

窺破天機。曹操一時,束手無策。

偷窺荀彧神情。程昱似有靈犀。這便離席下拜:“求文若,奇策定國。”

曹操佩服:“四郡沿江順下,為江東藩屏。”

待二袁得四州之地。保合肥侯,跨蹈江淮。關東群雄,再無還手之力。

“廣陵一郡,袁術必得之。然呂布欲取徐州而代之,亦人儘皆知。試問,袁呂二人,豈能同謀。”荀彧言道。

荀彧決然點頭:“如此行事,即便不為劉表所恨,亦為其所輕。”言下之意,見死不救,反出昏招。劉表焉能不,鄙夷仇恨。即便事成,亦適得其反。若劉表因恨生怒,轉投王太師門下。與呂布合攻兗州。上公之爭,勝負既定。曹氏滿門,皆休矣。

“實在不然。”程昱忽笑:“此計,比方劉景升,亦是‘療饑附子,止渴鴆毒’也!”

“如之何如。”進退維穀。曹孟德扼腕長歎。

關東時勢,亂象頻發。

“先前,劉景升遣彆駕蒯越,求‘並督交、揚、益三州,委以東南,唯其所裁’。”曹操言道:“阿父(曹嵩),欲成人之美,引(劉)表為外援。亦如王太師,引呂布為援。若劉表為二袁所敗,荊州不保。又坐視呂布,竊據徐州。於我倒黴。甄都危矣。”

茲事體大。程昱遂看荀彧:“文若,可有良策,解甄都之危?”

苦思得解。程昱一時雲開霧散:“此計,大妙!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