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內少女,俏聲問道:“阿爹,此去那邊?”
“然也。”蘇伯言道:“此物易燃。無需明火,日光曝曬,便可撲滅。”
老仆聞聲勒韁。馬車緩緩止步。
“有何分歧……”下認識的嗅了嗅,女童雙眸一亮:“此地無臭。”
如《承平廣記》所載:海人魚海人魚,東海有之,大者長五六尺,狀如人,端倪、口鼻、手爪、頭皆為斑斕女子,無不具足。皮肉白如玉,無鱗,有細毛,五色輕軟,長一二寸。發如馬尾,長五六尺。陰形與丈夫女子無異,臨海鰥寡多獲得,養之於池沼。交合之際,與人無異,亦不傷人。
時人言及始皇塚內長明燈,亦有“燃鯨魚膏為燈”之記錄。
文士答曰:“家父欲將畢生所學,傳於賢師。”
“如此,且投廣宗城內居住。”文士言道。
“你我雖出同門,卻各有所奉。以大河為界,涇渭清楚。我教信眾,從未越雷池一步。不知二嗣師,所為何來?”張角劈臉問道。
“足下何人也?”父老又問。
“然也。”文士言道:“此處流民,雖麵露饑色,卻目中生光。井然有序,坐而穩定。其首級必非,凡人也。且下車一觀。”
換言之,齒油瓶中“人魚膏”,或為“鯨魚膏”。以鯨魚腦油,異化白磷製成。
“人魚膏?”天下奇聞,劉備如何能信。
“主公明見,老臣實無話可說。”蘇伯再拜,一時老淚縱橫。心中雖有一萬個不信,然如主公所言,“人魚膏”與“追魂弩”,先秦並今漢、一上一下,二件墨門重器,同時現身南陽。墨門如何能拋清。更何況時至本日,墨門一統,併入薊國。再無明隱之分。
“原是同道中人。”父老倉猝施禮:“我家賢師,月前外出,廣施符水救人,昨日方歸。先生稍後,老朽這便入內通稟。”
“敢問老丈,賢師安在?”文士長揖。
“乃廣宗縣。”老仆答曰。
“何為蛟魚油?”劉備忙問。
薊國,臨鄉城,王宮正殿。
“天師道,南陽張機,特來拜見。”文士答曰。
劉備欣喜道:“蘇公切莫傷懷。孤與天下民賊,勢不兩立。一起走來,所倚仗,便是‘侍衛之臣不懈於內,忠誌之士忘身於外’。蘇伯自幼來投,二十載如一日。孤,焉能見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