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此地,順下黑水河穀,便可直抵西王母國,女王所居,康延川(昌都)。而康延川,乃下崑崙道,必經之路。
唯恐美意難卻。補足糧草輜重,稍作休整。兵車收攏,拔營出發。
聞薊王避走上崑崙道,到達黑水置。康延川女王,遂遣使來見。美意相邀,薊王台端。薊王以“恐誤軍期”婉拒。好言送使者,攜厚禮而歸。
薊王一問方知。此地多有蜀商來往。黑水置吏言,蜀商逆黑水而上,以革船販運名產,入康延川。話說,得西王母,以門俸重金皋牢。東女國,因此富強。特彆薊國名產,經蜀地源源不竭,販來國中。謂“熙熙攘攘,利來利往”。人、物來往頻繁。助推西王母國,敏捷向化。
都尉玄,令人以山羊,負土填湖。西王母國人,遂稱之為“熱阿沙”,意為“山羊地”。言指乃山羊負土而成。都尉玄,年底上疏,求立熱阿沙(拉薩)城。薊王欣然應允。所募東女國良匠,已在薊國良匠指導下,營城數月。又聞,今已現雛形。
東女國,“皆起重屋,王至九層,國人至六層”。此堡壘,便是西南夷之邛籠:“累石為室,高者至十數丈”。可見東女國人,亦善營建。亦知二地古羌,早有來往。
營中軍馬嘶鳴,耐久不息。諸多營士,亦如薊王這般,徹夜未眠。所幸,遠征所攜,多為白毦精卒。鋼筋鐵骨,刁悍體格。更加構造營盤,溫馨便當,營中醫藥齊備。重厚利好之下,雖抱小恙,卻皆無大礙。稍作適應,不日病癒。
卻不知耕作青稞麥,是否來自彆傳。亦或是自古秉承。
如蘇伯所言,此亦不難。且看我“赤馬舟橋”。由赤馬革船,列隊浮於水麵。上架軌路,便當通行。待雄師度過,再將赤馬革船放氣,摺疊收回。若遇爛泥沼,無從浮船。則待天光微亮,天寒地凍時,列隊通過。終歸,“你有張良計,我有過牆梯”。
然車馬裡程,仍然減半。日行不敷百裡。遇枝津泥沼,一日跋涉,不過十餘裡。無怪都尉玄,年年率部南下,且還多借道西王母國。築路通渠,未曾間斷。卻至今未能鑿穿大雪山。
慮及薊王自幼善於河北平原,未曾踏足冰凍高原。驟起不適,在所不免。萬幸上元、雲華等人,熟知崑崙山川地貌,引雄師溫泉山穀安營。